一、5 G网络全称?
5G网络,全称则是第五代网络通信技术。对比上一代的第四代网络通讯技术,5G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仅速度是4G网络的十倍以上,还有着非常先进的物联网功能。据有关数据显示,5G网络下载一部1GB的电影,最快只需要6秒钟。这个速度就连目前的宽带网络都是比不上的。
5G网络对比宽带和Wi-Fi有哪些好处?
首当其冲的就是速度问题了,下载一部1GB电影只需要几秒钟的速度,目前可以说任何人家里的宽带都达不到这个速度吧。其次就是方便问题,大家都知道,Wi-Fi是有范围的,哪怕你买一些非常高端的路由器,他也最多覆盖几层楼的范围。然而5G网络则不同,等5G网络正式商用,那不管你是在家里还是在户外,哪怕是去一些地下停车场之类的低信号地区,也是可以使用的。我们再也不用拘泥于在一个小空间里才能享受高速上网了。
最后就是安全问题,前段时间,网上曝光一种名为“探针”的小程序,可以借助在公共Wi-Fi里窃取用户的个人隐私,然后再转卖给一些房产、汽车销售公司,从中牟利。但是5G网络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毕竟目前还没有什么APP可以侵入三大运营商的网络来窃取用户的隐私,对比之下,Wi-Fi显得有些“暗藏危险”了。
二、中国5G什么时候开始
2019年10月31日中国5G正是开始。
2019年10月31日,在201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工信部宣布:5G商用正式启动。同一天,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公布了5G商用套餐,套餐于11月1日正式上线。
此次三大运营商公布的5G套餐资费标准差异不大。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5G个人套餐起步价为129元,最高为599元;
中国移动起步价为128元,最高为598元。这样看来,5G个人套餐最低价格为128元,该套餐包含30GB流量和200分钟通话。
扩展资料:
根据电信部门的估计,5G的投资约是4G的1.5倍,投资周期将达8年,总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今年是5G主建设期,相关产业链涵盖基站系统、网络架构、终端设备、应用场景,无论电信运营商,还是设备商,都将对5G网络部署进行大规模投资。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2025年,我国5G商用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0.6万亿元,直接创造经济增加值3.3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间接带动的经济增加值达8.4万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进入5G商用时代
三、物联网是指什么行业?做什么作用?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含义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物联网就其本身来说,代表了下一代信息发展技术,但是就它的某些应用领域和应用方式来说,中国公众也不算太生疏。如一些重要商品上的条形码、电子标签和互联网连接后,就可以使我们能够控制这些商品的流向。比如现在查询邮递快件转到了何地,就不是像过去一样要根据人工搜索跟踪,而是通过射频技术,以及在传递物体上植入芯片等技术手段,取得物品的相关具体信息。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四、5G出来了需要换手机吗?
随着国内5G商用牌照的正式发放,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日前,中国科协信息通信科学传播专家团队首席专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新生对5G内涵、应用、辐射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
张新生表示,5G技术由空口技术、网络技术和终端技术以及应用技术组成,5G是新一代移动信息技术网络的总称,是新的“通用技术”。他指出,5G面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具有超窄带、超宽带、海量连接、高可靠、低时延等特点,在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技术推动下,5G成为全新的、开放融合的智能化网络。
5G应用后,需要换手机吗?
5G商用牌照发放消息公布后,很多手机用户提出疑问:“4G手机是否会被淘汰?能否自动升级成5G手机?”张新生提到,5G与4G频段完全不同,5G频段为2.6G、3.5G等,这些频段于3G、4G而言是一个新的频段;其次,5G的带宽速率与4G也有所区别;再者,5G技术变化很大,也会带来很多新的应用,随着功能越来越多,4G手机可能无法支撑5G业务。“如果要体验5G的技术和服务,大家应该需要使用5G或今后的多模手机,不然难以享受到5G手机带来的速度、新应用等。”张新生说。
5G辐射会危害人体健康?
5G辐射会危害人体健康?张新生介绍,影响5G网络速度的原因主要有频率、频率效率以及基站覆盖密度三个方面。例如基站越密集或频率更高,那么宽带速度则更快。5G与3G、4G相比,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对于网上流传的“5G的电磁波危害人体健康”的传言,张新生表示,从技术角度看,5G宏基站的发射功率谱密度值为2W/MHz,4G的宏基站为4W/MHz,5G宏基站发射功率谱密度与4G基站基本相当,甚至还要低,而且,5G手机在投用前,都会经过相关部门检测,确保辐射值在健康和安全的范围之内,所以,不必过于担忧辐射问题。
5G是否会取代WIFi?
随着5G脚步的临近,人们对于5G的期待也越来越迫切,有一种传闻说,未来5G将取代WIFi。针对这一说法,张新生认为, 5G网络和WiFi都各有自己的使用场景和对象,网络使用选择取决于用户,随着技术的发展,5G和WIFi会融合发展。
5G未来应用前景
对于我国5G技术未来重点应用发展方向,张新生分析,5G初期将以增强移动宽带业务为主,5G规模商用后,将逐步拓展到垂直行业领域。他提到,高清视频、VR/AR、无人机作为通用型eMBB业务,未来可能广泛应用于各种5G场景,是5G的基础性应用,也是最早成熟的业务;中低速mMTC业务和部分URLLC业务是现阶段以及5G初期的重点业务,4G虽然能够满足部分需求,但未来5G可以增强体验,如智能抄表、可穿戴设备、物流跟踪、车载信息服务;对于网络通信能力要求较高的部分行业应用场景,需要随着5G网络逐渐成熟和覆盖完善进行试验推广,如远程手术、全路况自动驾驶、云化机器人等,是5G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