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如何快速提高学习效率?
自我改进法
1.SQ3R法
罗宾生(Robinson)提出的SQ3R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方法。SQ3R是由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几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成的。
(1)概览(Survey):即概要性地阅读。当你要读一本书或一段文章时,你必须借助标题和副标题知道大概内容,还要抓住开头,结尾及段落问承上启下的句子。这样一来,你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有利于进一步学习。
(2)问题(Question):即在学习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等基本问题上,同时找一找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力。如果是学习课文,预习中的提问可增加你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要是研究一个课题时你能带着问题去读有关资料,就能更有的放矢。
(3)阅读(Read):阅读的目的是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不必咬文嚼字,应注重对意思的理解。有些书应采用快速阅读,这有助于提高你的知识量,有些书则应采用精该法,反复琢磨其中的含义。
(4)背诵(Recite):读了几段后,合上书想想究竟前面讲了些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做一些简单的读书摘要,从中找出关键的表达词语,采用精炼的语言把思想归纳成几点,这样做既有助于记忆、背诵或复述,又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且使思维更有逻辑性。这种尝试背诵的方法比单纯重复多遍的阅读方法效果更好。
(5)复习(Review):在阅读了全部内容之后,回顾一遍是必要的。复习时,可参考笔记摘要,分清段落间每一层次的不同含义。复习的最主要作用是避免遗忘。一般来说,及时复习是最有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可逐渐减少,但经常性地复习有助于使学习效果更巩固,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即是此意
21世纪什么专业好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1世纪实际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是世纪之交的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综合当前各媒体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所谓跨世纪的人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即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广,文理结合,全面发展。同时又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说到底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日本政府早在1982年就提出“创造力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二流人才的分水岭。”因为在未来的新世纪没有创造能力就只能跟在别人背后爬行,甚至失去生存的权利。
二是具有优秀的全面素质的人才。所谓全面素质不仅包括业务素质,还有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即必须具有创造力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只有适应性强,有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团队精神的人才能适应国家和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不再是“统一分配”包打天下了。这种就业机制的根本性的变化,对高校招生工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由于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职业培训的岗前化,许多用人单位由以往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素养,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职业上的可塑性。一些著名的公司,几乎每年都“锁定”北大、清华等名校进行招聘,而对招聘对象,既不限专业,也不限性别,更多注重的是学生的“潜质”、“创造性”、“应变能力”等等。
据报道,近年来,上海大学在招生考试中又出新招:考生在填报上海大学的志愿时,不填报具体专业,即学生进校两年内,基本不分专业,以学院或系为单位强化基础教学,拓宽专业面。第三年起,至少50%的学生可以在就读的学院内或系内任意选择自己喜好的专业。这一“宽口径”的招生方式使众多考生减少了选择志愿的盲目性,同时,对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促使学生在一、二年级强化数理化和文史哲、计算机、外语的学习,以适应知识经济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学校而言,此举使学校对两年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预测更为准确,摸准社会脉搏,使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国家的经济建设结合得更为紧密。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之时,知识经济也正向我们呼啸而来。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科学技术成为保证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若想使科学作到可持续发展,其保证乃是人才。无疑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更是责无旁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教育的世纪。
可以断言,新世纪只会青睐那些把握住未来教育的国家,以及拥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