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烯烃的制备方法?

促天科技 2024-11-29 14:00 0 0条评论

一、烯烃的制备方法?

比如浓硫酸和乙醇,在加热到170℃,生成乙烯。

浓硫酸作为催化剂,与醇类反应,可生成相应的烯烃。(副反应有好几个。其中生成有醚类,易爆物。还是挺危险的。)

碎瓷片催化,高温裂解石蜡油,制取烯烃。这个方法出来的烯烃一般含碳量比较高。而且产物不一。

辛烷,氧化铝粉末加热催化分解,生成乙烯。这是在某道题上看过。查了下,发觉实际上和石蜡油裂解差不多。含碳量不一。但是含碳量至少是比石蜡油的低。

————————分割线————————

推荐消去反应制取烯烃的方法。

比如一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反应,可生成乙烯。

注意,醇溶液,无水。

消去反应这个稳定多了。但要注意反应物的选择。

二、钴的制备方法?

1)钴盐溶液的配制采用硝酸或硫酸溶解金属钴,生成硝酸钴或硫酸钴水溶液,溶液中钴含量为50~300克/升,游离酸控制在20克/升以下,(2)碳酸氢盐溶液的配制将碳酸氢盐配制成5~40%的水溶液,(3)碳酸钴的制备将配制的硝酸钴或硫酸钴水溶液加入带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釜中,在搅拌下于温度40~100℃加入碳酸氢盐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钴料浆,(4)碳酸钴料浆过滤、洗涤将碳酸钴料浆过滤,并用沸(热)水洗涤

三、制备金属的方法?

金属冶炼一般有3个方法:

1热分解法

2热还原法

3电解法

一般位于H后的不活泼金属用热分解法,铝和H之间的用热还原法,铝及铝之前的用电解法

四、氨水的制备方法?

1.氨水制备方法,包括若干换热器和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液态氨经过一级换热器后通过导管输送至缓冲罐并产生气体,一级换热器的下端和上端分别导入、导出冷却水;产生的气体通过管道导入一级反应器和二级反应器的侧部入料口,一级反应器的下端进料口导入软水并从上端出料口导入二级换热器的端部入料口,然后导入二级反应器下端的入料口;二级反应器的出料口产生成品氨水并导入三级换热器,三级换热器的侧部入料口和出料口分别导入、导出冷却水;反应器采用中空毛细管混合单元为核心部件,使剧烈放热吸热的液气反应平缓地在毛细管表面完成,同时由于特殊的单元结构使反应均在单元表面完成后,被迅速带离单元表面,以便后来的介质继续参加反应。

五、丙醇的制备方法?

先用 90 ~ 95% 硫酸吸收丙烯 CH3CHCH2( 从热裂石油气分出 ) ,继加水分解异丙基硫酸,再用蒸馏法蒸出异丙醇。

或用酸性阳离子树脂和硅钨酸均相催化剂使丙烯水合而得。

六、碲的制备方法?

工业上是从铜冶炼的电解铜的阳极泥中提取碲。含碲约3%的阳极泥干燥后在250℃下进行硫酸化焙烧,然后在700℃使二氧化硒挥发,碲留在焙烧渣中。用水浸出硫酸铜,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浸出,得到亚碲酸钠溶液。浸出液用硫酸中和,生成粗氧化碲沉淀。两次重复沉淀氧化物,然后进行水溶液电解,可得含碲为98%~99%的碲。 可由炼锌的烟尘中回收而得。

七、片剂的制备方法?

一、湿法制粒压片

湿法制粒压片法是将湿法制粒的颗粒经干燥后压片的工艺。

(一)原、辅料的处理

主药和辅料一般需经粉碎、过筛、干燥等加工处理后再混合。易受潮结块的原辅料须先干燥后再粉碎过筛。细度以通过80~100目筛为宜,毒性药品、贵重药品和有色原辅料宜更细些,以便混合均匀,使含量准确,并能避免裂片、黏冲和花斑等现象。

(二)制颗粒

湿法制粒是把粉末、浆液或溶剂等物料加工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粒状物的操作过程。主要包括制软材、制湿颗粒、湿颗粒干燥及整粒等步骤。

1.制软材

将细粉置混合机中,加适量润湿剂或黏合剂,搅拌混匀即成软材。

方法:小量生产可用手工拌和,大量生产则用混合机。软材的干湿程度应适宜,生产中多凭经验掌握,以用手“握之成团,按之即散”为度。

制软材应注意:

①原辅料应粉碎过筛80~100目为宜;

②当主药与辅料比例悬殊,混合时宜采用等量递加法或溶媒分散法;

③黏合剂用量、制备时间及混合强度应控制得当。黏合剂的用量及混合条件等对所制得颗粒的密度和硬度有一定影响,一般黏合剂用量多、混合时的强度大、时间长则所制得颗粒的硬度大。润湿剂或黏合剂的用量应根据物料的性质而定,如粉末细、质地疏松,干燥及黏性较差的粉末,应酌量多加,反之用量应酌减。

2.制湿颗粒

将软材压过适宜的筛网即成颗粒。

注意:若软材由筛孔落下时不呈粒状而呈长条状,表明软材过湿,黏合剂或润湿剂用量过多;相反,若软材通过筛孔后呈粉状,表明软材过干,应适当调整黏合剂或润湿剂用量。

大量生产中,制湿粒的设备有多种:

(1)挤压制粒方法与设备。

(2)转动制粒方法与设备。

(3)流化床制粒方法与设备。

(4)喷雾制粒方法与设备。

八、胶体的制备方法?

常规制备胶体的方法有二:

一是分散法,即将粗大物料研细;

二是凝聚法,将分子或离子聚集成胶体粒子。

分散法研磨法 干的或湿的粗大物料,在研钵、粉碎机或胶体磨等设备中,利用冲击力粉碎或剪切力磨细。

研磨过程中,胶体粒子往往会再次聚结成较大而又难研碎的聚集体,以致难以磨得更细。

此时,若添加合适的吸附性物质,情况可以大为改观。

九、cmc的制备方法?

纤维素经羧甲基化后得到cmc,其水溶液还具有增稠、成膜、水分保持等作用,应用广泛,制备方法如下:

  溶媒法生产cmc的工艺过程与水媒法相似,只是碱化和醚化反应在存在有机溶剂中进行。

将撕松或经粉碎的纤维素原料分散在碱液和有机溶剂混合物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碱化,然后加入一氯醋酸有机溶剂混合液进行醚化。

碱化和醚化可在一个设备内(如捏和机)进行,也可在两个设备中分开进行。醚化后的cmc粗品经中和,用离心机或其他分离设备分离溶剂,部分杂质随溶剂分离出去,湿物料经烘干、粉碎得到粗品。

对精制级产品,先将醚化后的cmc粗品放入盛有乙醇溶液的中和洗涤器中进行中和、洗涤,除去盐类杂质,冼涤操作可重复二至三次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纯度和质量。离心洗涤后的有机溶剂经溶剂回收系统回收后循环使用。

  纤维素原料经撕松(或切碎)后用风机送到捏和机上部的棉料仓,经称量投入捏和机中,同时放入计量的苛性钠溶液和乙醇溶液,进行碱化反应。

碱化反应完成后,加入计量的一氯醋酸进行醚化反应,醚化反应后的粗品cmc放入盛有乙醇溶液的中和洗涤器中,洗涤用乙醇水溶液来自配醇槽,在剧烈搅拌下,盐等杂质从粗cmc中溶入乙醇溶液,多余的碱用适量的盐酸中和,并在一定pH值范围内加人漂白剂漂白cmc。

充分洗涤后,用浆粥泵将物料打入离心机脱醇,脱去大部分醇溶液,含有盐等杂质的醇溶液流入乙醇回收槽。将含水和乙醇(约50%)的滤饼从离心机中取出,置入提升机运至料斗密封暂存,然后在双辊拉碎机中将物料拉碎并转入料斗中,物料经料斗下的螺旋加科器投入耙式真空干燥器中进行减压干燥,cmc中残存的乙醇经蒸发冷凝流入乙醇回收槽中,蒸发出的水分经冷凝排出。

  已干燥的羧甲基纤维素cmc由吸料机送至旋风分离器,尾气由旋风分离器上部进入集尘室,经除尘后排入大气,物料从旋风分离器下部卸出,进入双链带加料器均匀地将物料加入锤式粉碎机中粉碎成所需颗粒度,然后进入旋风分离器,使物料再次与尾气分离,尾气经集尘后排入大气,物料由旋风分离器下面卸入星形加料器,进入混合筒,将一定批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成品在此均匀混合后,送入包装机经输送带入仓。

  cmc的生产方法还有很多,具体可根据生产条件以对于产品的工艺要求来决定。使用时还要注意防潮、防火、防高温,并放在通风、干燥处。

十、金属的制备方法?

有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冶炼:这是最常见的金属制备方法之一。通过加热矿石或其他含有金属的原材料,在高温下进行化学反应,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冶炼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如高炉炼铁、电解精炼等。化学还原:利用还原剂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氢气、一氧化碳等还原剂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电解:通过电解过程,在电解质中施加电流,使金属离子在电极上还原成金属。这种方法常用于制取高纯度的金属,如电解铝。粉末冶金:将金属粉末与其他材料混合,然后通过压缩、烧结等工艺制成金属制品。粉末冶金常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零件。萃取: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使用溶剂将金属从其混合物中萃取出来。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分离和提纯金属。真空镀膜:在真空中,将金属蒸发并沉积在基材表面,形成薄膜。这种方法常用于制造金属镀膜或涂层。微生物冶金: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这种方法对于一些难处理的矿石或低品位矿石具有潜力。回收和再利用:通过回收和再加工废旧金属制品,实现金属的再利用,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金属的性质、矿石的类型、所需的纯度和产量等因素。此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不断推动着新的金属制备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制备方法。同时,金属制备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