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角色扮演: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

促天科技 2025-07-26 05:03 0 0条评论

一、角色扮演: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

铝矿工人:

我国铝土矿储量较丰富,截止到1995年底,铝土矿储量己达23亿吨,位居世界前列。在贫困地区,采矿是大批人赖以生存的职业 。对于采矿工人来说,不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随着啤酒和饮料制造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世界铝制易拉罐的用量正在逐年增长,美国铝制易拉罐的人均消费量超过400罐。目前,我国铝制易拉罐的人均消费量相对较低,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制罐用铝合金板带材属于高精度特薄铝板,对材质和内部组织等有严格要求。国外的生产工艺已比较成熟。如美国铝业公司、美国凯撒铝及化学公司、海德鲁铝业公司、加拿大铝业公司、澳大利亚科马尔科铝业公司、日本轻金属公司等,已经占领中国的易拉罐用铝带材市场。我国现阶段的技术和设备水平无法满足国内需求,除一小部分国内自给外,80%以上依赖进口。1991~1996年共进口易拉罐用铝带材34.78万吨,1996年达到12万吨。1998~2004年,我国高精度铝板带材的进口量和净进口量仍然呈上升趋势,其中相当部分为易拉罐用铝带材,年进口量在10万吨以上。

生产厂家:最原始的饮料包装罐是用钢材做的,后来才改为铝质材料。铝的材料密度为2.7,仅为钢密度的1/3。其延伸性能更好,经试制成功冲拔与拉伸工艺(DRAWAND&IRONING,简称DI罐)之后,有可能实现罐高大于罐经(H大于D),从而在液体食品行业的包装上有了推广价值。但由于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序列末尾,其一旦与其它金属接触,界面就会因为双金属电位差而被腐蚀。同时,对于酸性饮料包括啤酒都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因此,罐内涂层就成为必然考虑的屏蔽结构。国内的铝加工厂不少,但生产铝罐料的没几家,产量也不大。具有一定档次的,目前只有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家,但产量不高。随着西南铝1+4热连轧生产线的建设,这条具有温度、厚度、凸度等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机械、液压、电气传动、自动化控制和检测、工艺模型等先进技术和装备为一体的现代化铝及铝合金热连轧生产线必将使罐体料的生产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使铝罐料的制耳率、厚度公差的控制达到稳定状态。从发展趋势看,铝罐的未来发展在创新。几十年来铝罐制造厂一直致力于开发减轻铝罐重量的新技术,提高罐料性能要求,采用更薄的铝罐毛料,铝罐料的壁厚越来越薄,几乎是最初铝罐重量的一半,每个罐身的用料由1980年的12193g减少到10171g。铝罐盖的直径也减小,从206减小到204,甚至到202,重量也将比1980年下降50%,从而制罐成本不断降低。由于铝制罐料易于加工成型,现在的铝罐外形和底部已经有了变化,将来铝罐的形状可能有更大的变化,出现更多的造型,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形势,铝罐业必将继续发展壮大。

二、洗衣粉的成份是什么?

洗衣粉由于种类较多,特点各不相同,人们往往很难正确选购和使用,以至于造成浪费和影响使用效果。据专家介绍,洗衣粉主要由表面活性剂、聚磷酸盐、4A沸石、水溶性硅酸盐、酶等助洗剂、分散剂经复配加工而成。

根据洗衣粉的含磷量可分为无磷和含磷洗衣粉,按其洗涤效能又可分为普通和浓缩洗衣粉。普通洗衣粉(A型)颗粒大而疏松,溶解性好,泡沫较为丰富,但去污力相对较弱,不易漂洗,一般适合于手洗。浓缩洗衣粉(B型)颗粒小,密度大,泡沫较少,但去污力至少是普通洗衣粉的两倍,易于清洗,节约水,一般适于机洗。有的消费者错误地认为洗衣粉泡沫越多越好,实际上泡沫的多少和去污力没有

直接联系。

无磷洗衣粉有益于环保

洗衣粉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助剂组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去除衣物的污渍;洗涤助剂的作用是结合钙镁离子,阻止污垢再沉积,同时有助于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能力。含磷洗衣粉是指以磷酸盐为主要助剂的一类产品。磷是一种营养元素,易造成环境水体富营养化,从而破坏水质,污染环境。无磷洗衣粉则是不用磷酸盐做助剂的一类洗衣粉,这种洗衣粉无水质富营养化这一缺

点,有利于水体环境保护。

加酶洗衣粉有特殊作用

加酶洗衣粉就是洗衣粉中加有酶,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特定的酶制剂对特定污垢(如果汁、墨水等)的去除具有特殊功能。复合酶不但能分解各种污垢,起到去污作用,其中的一些特定酶还能起到杀菌、增白、护色增艳等作用

三、洗衣粉是都用什么配料配出来的.?

1、三种常用洗衣粉的配方及生产,这三组配方,任选一组按重量百分比配好混合,用塑料袋分别包装好,即为简易配制的合成洗衣粉,可以销售了。其各组的配比如下:

配方一:烷基芳基磺酸钠11%,磷酸三钠40%,硅酸钠5%,硫酸钠35%,羧基甲纤维素1%,牛油脂肪酸硫酸钠8%,荧光剂0.03%。

配方二:烷基芳基碘酸钠19%,磷酸三钠40%,硅酸钠5%,硫酸35%,羧基甲基纤维素1%, 荧光剂0.03%。

配方三:烷基芳基磺酸钠30%,硅酸钠25%,硫酸钠20%,六偏磷酸钠25%。

四、木糖醇是什么植物提炼的

名称 木糖醇 英文名 Xylitol 又名 戊五醇 它的分子式为C5H12O5,是一种五碳糖醇,是木糖代谢的正常中间产物,外形为结晶性白色粉末,广泛存在于果品、蔬菜、谷类、蘑菇之类食物和木材、稻草、玉米芯等植物中。它可用作甜味剂、营养剂和药剂在化工、食品、医药等工业中广泛应用。 木糖醇作为一种功能性甜味剂,能参与人体代谢,进入血液后,不需胰岛素就能透入细胞而且代谢速度快,不会引起血糖升高,是最适合于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营养型食糖替代品。~~~~ 但是木糖醇和葡萄糖一样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碳水化合物,木糖醇在代谢初始,可能不需要胰岛素参加,但在代谢后期,就需要胰岛素的促进。因此,木糖醇不能替代葡萄糖纠正代谢紊乱,也不能降低血糖、尿糖、改善临床症状。临床实践表明木糖醇并不能治疗糖尿病,而且木糖醇吃得过多,血中甘油三酯升高,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此,糖尿病人不宜多食木糖醇。 木糖醇和普通的砂糖相比,具有热量低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牙齿的清洁度,但是过度的食用也有可能带来腹泻等副作用,这一点也不可忽视。 我国木糖醇虽然是从前苏联学习开发的,就木糖醇本身而言,也是一个新兴的工业,生产历史并不长,生产技术也刚刚有一个雏形,并不是很成熟,有待发展和完善。我国木糖醇工业也是这样,从小试、中试,到试生产,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过程。就目前来说,我国木糖醇生产有两条基本工艺,这两条工艺就是:中和脱酸工艺和离了交换脱酸工艺,而各厂家在生产细节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形成自己的工艺风格。中和脱酸工艺 中和脱酸工艺就是在净化水解液时采用中和法。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木糖醇在保定开始试生产时,就是采用这个方法,如保定厂的一号生产线。此法的工艺路线如下: 原料 → 水解→ 中和 → 浓缩→ 脱色→ 离子交换→ 浓缩→ 加氢 → 浓缩→ 结晶→ 分离→ 包装 这是典型的木糖醇生产工艺,在水解液净化过程中,采取了一次中和一次离子交换工艺,在这个工艺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次氢化液离子交换,就变成了一次中和脱酸二次交换工艺,都属于中和脱酸工艺。我们知道,在木糖醇生产过程中,玉米芯首先要水解生产水解液,水解时要加催化剂—硫酸,而水解后,硫酸就存在于水解液中,但在生产过程中,这部分硫酸 必须除去,固名思意中和脱酸工艺就是用中和的方法将酸除去,中和剂通常用碳酸钙。硫酸被碳酸钙中和成石膏—硫酸钙,硫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绝大部分石膏都成为沉淀经过滤除去。 中和脱酸工艺的优缺点:中和脱酸工艺比较简单,酸碱消耗低,可降低成本,设备也比较简单,易操作,投资少。但由于它是初始工艺,必然有不足之处,它的缺点主要来至工艺本身,众所周知,石膏虽然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也不是绝对不溶解,在进入下个浓缩工序时,随着水解液变浓,石膏在水解液中浓度也变大,呈过饱和状态,此时就有一部分石膏又沉淀出来,沉积在蒸发器的管壁上,形成隔热层,降低蒸发效力,浪费蒸汽,降低设备利用率。 由于,这层结垢很难除去,特别是很难用化学方法除去,不得不用机械法清除结垢,不但麻烦,而且劳动强度很大,对设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 离子交换脱酸工艺 为了解决中和脱酸带来的困惑,科技工作者和生产厂家的科技人员通过不懈的努力,研究开发了离子交换脱酸新工艺,如保定厂的二号生产线。离子交换脱酸工艺就是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利用离子交换的方法将硫酸根除去。此工艺也有两次交换和三次交换之分,但不管是两次交换还是三次交换都有属于离子交换的范畴。此法的工艺的路线如下: 原料→ 水解→ 脱色→ 离子交换→ 浓缩→ 离子交换→ 加氢 → 离子交换→ 浓缩→ 结晶 → 分离→ 包装 每次交换的意义不同,所以采用的离子交换树脂也不同,第一次交换主要是为了除去水解液中的硫酸根,所以采用阴离子交换,第二次交换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第三次交换用阳、阴两种树脂,也有单用阳树脂的。离子交换脱酸工艺,工艺比较复杂,树脂用量较多,设备较多,投资大。增加了酸碱消耗,加大了成本。但离子交换脱酸工艺还有它不可替代的优点,它解决了中和脱酸工艺品中设备结垢的缺点,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减少了水解液中的灰份和酸的含量,提高了水解液的质量,相应的提高了产品质量。由于离子交换脱酸工艺有众多的优越性,新建厂都采用了此工艺。 不论是中和脱酸工艺还是离子交换脱酸工艺,他们的最后一次交换,都是将氢化液再进行一次交换,来提高净化液的质量,继而提高产品质量。中和脱酸工艺和离子交换工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采取那种工艺都必须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展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木糖醇生产工艺的要点和进步 木糖醇的生产工艺是比较长的,但必须把住几个关键工序才能保证木糖醇产品质量和生产的顺利进行,这就是协纲提领,几个关键工序做好了就把住了木糖醇的生产要点。木糖醇有以下几道值得注意的工序,分述如下。 水解工序 水解工序是木糖醇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是关系到木糖醇的质量和后序工序加工的难易的关键。如果把握不住水解液的质量,就会给后序工序带来很多麻烦,最终会影响产品的质量。水解工序首要注意的问题是原料净化问题,原料玉米芯要经筛选,洗涤,清除杂质,不要人为的把杂质引入水解液中,造成水解液质量的先天不足。水解工序参数三要素就是催化剂、水解温度和时间。其中,催化剂只是一个量的问题,卡住催化剂的用量就行了;水解温度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温度低只能是水解不完全,而要是高了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温度过高会使水解液中的木糖继续脱水生成糠醛或深度水解生成低级的碳水化合物,如醋酸,丙酮等,也会使大量蛋白质水解,生成有机色素和胶体,这会对后续的净化工序带来很大困难。为了确保水解温度适当可引进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已经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了。同样水解时间也不能不足或过长,会造成同水争温度一样的后果,多长时间好呢,虽然有一个基本时间,但要恰如其分,这就要操作者根据不同原料,不同气候,根据长期积累的实际经验来掌握。 中和工序 中和工序是中和脱酸工艺的关键工序,在这个工序将除去绝大部份无机酸-硫酸。中和效果的优劣要用pH值控制,水解液的pH值一般在1~1.5,当中和到pH4时,无机酸绝大部份中和掉,且有机酸也开始中和,当pH值5时,约有70%的醋酸、甲酸、乙酰丙酸等有机酸被中和掉,要想使全部有机酸被中和掉到pH10。但是当pH值4~5时就会破坏糖,生成色素,中和时局部过碱也会造成还原糖分解,中和pH值通常为3.5,温度70~80℃。 中和时是把硫酸中和成石膏沉淀,生成两种石膏,一种是二水石膏(CaSO4•2H2O),另一种是半水石膏(2CaSO4•H2O),这两种石膏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一样,在80℃以下时二水石膏生成量大而溶解度比半水石膏小,但温度过高生成的二水石膏量小,且溶解度增大,在中和时希望生成二水石膏越多越好。但沉淀和溶解是可逆的,为了使石膏生成的多,且结晶颗粒大,往往要沉降养晶,但时间不能过长,以免沉淀再次溶解。 脱色工序 脱色工序是木糖醇生产的主要工序,水解液中的色素有原料中的天然色素和在生产中生成的色素 ,天然色素如花色素是以配糖体存在的,在酸性介质中可以水解成一个糖和一个非糖体,在碱性中呈绿色,蛋白质和氨基酸水解时也产生含氮的有色物质,糖类在碱性中也分解生成色素,糖加热时也可产生焦糖色。这些因素都会使水解液的色泽加深,影响木糖醇产品的质量,必须进行脱色处理。 脱色的原理很复杂,由于产品不同,脱色的原理也各不相同。木糖醇水解液的脱色基本属于吸附脱色。吸附剂是多孔,比表面积很大的物质,吸附剂的种类较多。如白土、磺化煤、焦木素和活性炭,其中活性炭的比较广泛。木糖醇水解液也曾试用过上述脱色剂,但相比之下还是活性炭比较理想。在活性炭的选用上和其它溶液大不相同,按常规活性炭的脱色能力通常是单位体积的活性碳能脱多少体积的甲基兰溶液 ,而用于木糖醇水解液脱色的活性炭不能用这个传统方法测试,必需在生产中用活性炭直接脱水解液的能力来比较,来测定活性碳质量的优劣。 脱色的原理既然是吸附,那就有吸附和解吸同时存在,为了让脱色向正方向进行,脱色速度要快,温度不要过高。 离子交换工序 水解液(也可称为木糖浆)纯度比较低,含有各式各样的色素,灰份(石膏等),各种酸(硫酸、醋酸等),含氮物(蛋白质、氨基酸等),胶体等。这样杂质复杂的木糖浆不经净化是很难进行氢化生产出合格的木糖醇产品的。所以必须将木糖浆进行净化,不然会使加氢催化剂中毒、失效。要使其纯度达到95%以上,通过两次交换以后,木糖浆的色泽接进无色,不带酸性,以保证氢化反应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收率。 两种生产工艺都有离子交换工序,离子交换工序在木糖醇生产中是相当重要的工序,是影响木糖醇质量关键工序。在离子交换树脂的选用上和交换工艺的改进上都有新的突破。同时每次交换的目的也不一样,现以三次交换为例,看看交换工序的作用和发展。 第一次交换主要是为了除去水解液中的无机酸和有机酸,硫酸根是阴离子,所以,第一次是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很多,不是每种树脂都适合木糖醇生产的要求。原保定厂的技术人员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对国内外各种树脂进行了详细的筛选,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筛选出大孔D型阴离子树脂适合于木糖醇生产的要求,如大孔阴树脂D296、D290等型号,为木糖醇工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一次交换采用大孔阴树脂不但可以除去阴离子,而且可吸附除掉很多胶体杂质和色素 第二次交换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灰份和阳离子,所以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也很多,但常用的还是强酸型732用的比较普遍,732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是苯乙烯磺酸型树脂,其功能团为磺酸基,这种树脂强度高,交换容量大,使用寿命长。阳离子交换树脂在交换中除去阳离子杂质外,还能以吸附的形式除去胶体和非糖体,如糖醛酸、聚糖醛酸,还有含氮化合物等。 第三次交换是为了氢化液的净化,净化后的木糖浆经过加氢会增加酸度和金属离子,要进一步净化,以除去这些杂质,就采用第三次离子交换,一般第三次交换采用阳树脂。这就是阴-阳-阳离子交换工艺。 上面叙述了木糖醇主要的生产工序,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工序不重要,只是这些工序操作难度大,对木糖醇生产起着关键作用。在这里叙述了鲜为人知的工艺和技术,也披露了尚未公布于世的工艺和材料,将会对木糖醇的生产起到一定的作用。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