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级日语应该去哪学?有什么技巧可以加快学习进度吗?
为什么有些人学了一两年的日语就能说出一口流利地道的日语口语,而你却不能?为什么有些人日语学了五六年却没有提高?对于这些问题,小编对其中的原因大致总结为:学习进度紊乱、听说读写不均衡、知识吸收不良、缺乏学习动力、过于投机取巧、思考依赖。在今天的文章中,小编将为日语初学者逐一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大家在初级日语学习阶段就要注意这些问题。
1、学习进度紊乱
没有灵活的日语考试学习计划,今天想学哪一部分就学哪部分,看教材也是没有计划,顾此失彼,学习进行不下去。
分别制定日语学习长期和短期计划,短期计划应该具体,比如一周要背多少单词,一周学习多少课,通过实现“小目标”来一步一步完成长期计划。
2、听说读写不均衡
读写能力都过关,听说方面一张白纸。尤其能力考考试中,听力部分始终是丢分大项,听不懂,听不准,会话能力更是欠缺,“哑巴日语”开不了口。
小编建议:
在学习的过程中,保证听说行为的占比,不要一味地用笔记,而是通过听的方式来训练自己的大脑反应能力。平时看日剧动漫的时候,有意识地去记一些用法,学习角色的语气和发音。
3、知识吸收不良
每天看的东西很多,学习的量也不少,但老是觉得学不进去,没有真正记住,缺乏反复地练习和巩固。
小编建议:
知识就像工具一样,常用才会熟练,从记住到掌握应用需要靠大量的练习来完成。不能只是一味地学习理论,而忽略了实践。
4、缺乏学习动力
没有驱动自己坚持的因素,对学习日语感到乏力无味,坚持不下去。
小编建议:
心理的激励机制对人的行为影响很大,所以寻求动力对坚持学习并取得理想的成果至关重要,在学习日语中可以寻找喜欢的作品、明星、风景地、等人文作为切入点。简而言之,你可以做个迷妹。
5、过于投机取巧
为了达到学习(过级)目的,使用违反常理的学习方法,比如痴迷蒙题技巧,相信玄学(喂)等等。
小编建议:
学习是靠坚实的基础夯实而成的,想抄近路往往欲速不达。玄不救非,踏踏实实才是正道。
6、思考依赖,不愿动脑
遇到问题习惯直接寻求解析,动不动就问度娘,缺少自行思考的能力。
小编建议:
带着问题去学,勤于思考,有助提高在遇到问题时的解决能力,回想一下之前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加深印象。
二、80分贝相当于什么声音
80分贝相当于周围略微吵闹的情景。
130分贝 喷射机起飞声音
110分贝 螺旋浆飞机起飞声音
105分贝 永久损听觉
100分贝 气压钻机声音
90分贝 嘈杂酒吧环境声音
85分贝及以下 不会破坏耳蜗内的毛细胞 胎教时声音最好不要超过80分贝
80分贝 略感吵闹
75分贝 人体耳朵舒适度上限
70分贝 街道环境声音
50分贝 正常交谈声音
拓展资料
分贝(decibel)是量度两个相同单位之数量比例的计量单位,主要用于度量声音强度,常用dB表示。
美国言语听力、协会提醒: 长期在夜晚接受50 分贝的噪音, 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 55 分贝, 会对儿童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60分贝, 让人从睡梦中惊醒; 70 分贝,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增加30%左右; 超过110 分贝, 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分贝
三、手机如何把英文网页翻译成中文?
在手机浏览器上可以使用百度浏览器,qq浏览器把英文网页翻译成中文。百度浏览器带有英译汉的工具脚本,只要在浏览器中打开翻译工具,再次浏览英文网页时,即可将英文网页翻译成中文。QQ浏览器则会在浏览英文网页时自动提示将英文网页翻译为中文,只要点击翻译,即可完成转换。
方法一:使用百度浏览器将英文网页翻译成中文的具体步骤:
1、下载“百度手机浏览器”;
2、接下来我们可以随便打开一个英文网页;
3、点击下方工具栏中的三横标志---网页工具箱---网页翻译,点击网页翻译按钮;
4、在网页翻译工具开启之后,我们在英文网页页面就可以看到一个翻译标志,只要点击这个标志,英文网页即可完成英文至中文的翻译转换。
方法二:使用QQ手机浏览器将英文网页翻译成中文的具体步骤:
1、下载“QQ手机浏览器”;
2、接下来我们可以随便打开一个英文网页,这时QQ手机浏览器下方会自动提示是否将英文网页翻译为中文;
3、点击翻译之后,就成功地完成了英文网页到中文的翻译转换。
扩展资料:
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
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和视频翻译。其中,在甲语和乙语中,“翻”是指的这两种语言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
译”是指这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把甲语转换成乙语,在译成当地语言的文字中,进而明白乙语的含义。二者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让更多人了解其他语言的含义。
1、口译(interpretation)或进行口译的人(interpreter)(口译又称:口语翻译),一种职业。
2、笔译(translation)或进行笔译的人(translator)。
3、法律用语,例如: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以注册并禁止使用。”
这个“翻译”来自《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中的“translation”。
由于翻译有直译、音译、意译。而且,同一种方式,可能会产生多种译义,以何种为准关系到如何保护驰名商标以及他人的合法权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第一,驰名商标是否具有明确含义的,并且与汉字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
第二,驰名商标的音译是否是习惯的;
第三,翻译方式是否已为公众,尤其是市场所认可。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