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番茄真的可以美白吗?

促天科技 2025-07-04 15:03 0 0条评论

一、番茄真的可以美白吗?

2003年初,美国《时代》杂志选出当今十大优质健康食品。含茄红素且具强力抗氧化能力的番茄异军突起,荣登十大之首!随之在美国、日本、港台等地相继引发番茄热潮。对于关注由内而外的健康,崇尚绿色天然饮食的人们,番茄越来越受到他们的喜爱和推崇。番茄中富含维生素C,含水量也很丰富,起到平衡水份及油脂分泌的作用,避免血液呈酸性而带来疾病。

与此同时,营养专家们还建议,经过深加工的番茄产品中的茄红素含量要远远高于生西红柿中的茄红素含量,因此多喝以番茄为主要原料的果汁饮料更有助于人体对茄红素的摄入量。尤其在干燥、易发病的春季,每天喝一、两杯蕃茄汁不但可以保持健康,更可让追求时尚的女性长久保持水嫩肌肤。

饮料如同其它消费品,如今也成为一种生活时尚,选择什么品牌、什么成份的饮料代表着你所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品位和健康标准。

目前市场上比较有名气的是味全每日C100%番茄果蔬汁。番茄汁内含丰富的茄红素,茄红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由于茄红素存在于细胞壁内,透过机械性破坏可使茄红素较易释放出来,使人体更易吸收,可以有效对抗多种人体退化(老化)性疾病。还可使沉淀于皮肤的色素、暗斑减退,并预防老人斑的出现,可以养颜美容、消除疲劳、增进食欲、提高对蛋白质的消化、减少胃胀食积。更新的研究表明,茄红素还可以平衡水份及油脂分泌,对于美白肌肤、防止皮肤老化、减肥瘦身等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茄红素更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有效避免病菌的侵略,给人面容增添健康色。

二、如何辨别红糖的好坏

红糖是未经洗蜜和漂白的糖,表面附着的糖蜜较多,而且还含有色素、胶质等非糖成分。广义的红糖又可细分为赤砂糖和红糖两种,其中赤砂糖是机制未经洗蜜的糖,红糖是用手工制成的土糖。

因为红糖的颜色有红褐、青褐、黄褐、赤红、金黄、淡黄、枣红等多种,很不一致,故凭色泽难以识别红糖的质量,应将感官鉴别的侧重点放在组织状态、气味、滋味3个指标上。

组织状态鉴别 感官鉴别红糖的组织状态时,先将样品在白纸上撒一薄层直接观察,而后配成20%的糖水溶液进行观察。

良质红糖——呈晶粒状或粉末状,干燥而松散,不结块,不成团,无杂质,其水溶液清晰,无沉淀,无悬浮物。

次质红糖——结块或受潮溶化

劣质红糖——溶化流卤,有杂质,糖水溶液中可见沉淀物或悬浮物。

气味鉴别 良质红糖——具有甘蔗汁的清香味。

次质红糖——气味正常但清香味淡。

劣质红糖——有酒味、酸味或其他外来不良气味。

滋味鉴别 检查红糖的滋味时,可取少许红糖放在口中用舌头品尝,然后再配制10%的红糖水溶液进行品尝。

良质红糖——口味浓甜带鲜,微有糖蜜味。

次质红糖——滋味比较正常。

劣质红糖——有焦苦味或其他外来异味。

还有就是,有节制的性生活可以减轻痛经的程度

三、废旧金属对环境产生哪些危害

一些金属 如铅、汞、镉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内,长期积蓄难以排除,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和骨骼,甚至可以致癌。铅:神经系统(神经衰弱、手足麻木)、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腹部绞痛)、血液中毒和其他的病变.汞:精神状态改变是汞中毒的一大症状.脉搏加快,肌肉颤动,口腔和消化系统病变。镉、锰:主要危害神经系统。

这些金属进入土壤或水源,就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的食物链。

像汞、铅、镉等多种金属,汞具有强烈的毒性,对人体中枢神经的破坏力很大,上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震惊中外的水俣病就是由于汞污染造成的;铅能造成神经紊乱、肾炎等;镉在人体内极易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病症是肺气肿、骨质软化、贫血,很可能使人体瘫痪;而铅进入人体后最难排泄,它干扰肾功能、生殖功能。若把废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久而久之,惨出的重金属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进而进入鱼类、农作物中,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四、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薄膜材料的化学方程式

均匀沉降法:按硝酸锌浓度0.1mol/L,尿素浓度0.4mol/L配置500mL混合溶液,放入95。C的恒温水浴中,搅拌保温8h,待所得溶液冷却后,放入离心机中,用蒸馏水洗涤2—3次;再放入烘箱中干燥24~48h,烘箱温度保持在60。C左右;最后,将干燥后的样品放入马弗炉内煅烧4h,温度为450。C.

连续微波法:微波炉(Panasonic);磁力真空泵,上海西山泵业有限公司;液体流量计,苏州流量计厂;D/Max一ⅢC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仪,日本理学公司;H一600一II透射电镜、S一570扫描电镜,日本日立公司;876—1型真空干燥器,上海浦东跃欣科学仪器厂;72卜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ZnSO ·7H (),AR,上海金山区兴塔美兴化工厂;尿素,AR,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将ZnSO ·7H ()和尿素按一定比例配成混

合溶液,装入图1所示的装置中,在90℃ 微波辐

射下恒温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取出沉淀。分别

用pH一9.0的氨水、无水乙醇洗涤2~3次。将

所得的固体粉末,干燥12 h。取出试样充分研磨

后,在450℃焙烧一定时间,即得纳米ZnO粉末。

微波辐照下,ZnSO ·7H O和尿素制备纳

米Zn()反应机理如下:

90℃ 时尿素发生分解:

CO(NH 2)2+H 2O= C()2+2NH 3

3Zn + + C() + 4OH + H 2()=ZnCO3 ·2Zn(OH )2 ·

H 2()

450℃ 焙烧时:

ZnCO ·2Zn(OH),·H O=3ZnO+C(),+2H PO

原位生成法:

称取一定量的ZnClz,溶于水中,滴入HC1并用玻璃棒搅

拌得无色透明溶液。在搅拌的同时滴加NaOH溶液至PH=

8 ,得到大量白色rZn(OH) 沉淀。用蒸馏水洗涤数次,得

到纯Zn(OH),。再称取一定量的PVP溶于水中,然后与zn

(OH) 混合搅拌均匀。将混合液置于高压釜内,常温下充压

至lMPa,在160oC下热压反应3h,得到产物。

还有

物理法

物理法包括机械粉碎法和深度塑性变形法。机

械粉碎法是采用特殊的机械粉碎、电火花爆炸等技

术,将普通级别的氧化锌粉碎至超细。其中张伟l_J

等人利用立式振动磨制备纳米粉体,得到了a—Alz

O3、Zn0、MgSiO3等超微粉,最细粒度达到0.1 m。

此法虽然工艺简单,但却具有能耗大,产品纯度低,

粒度分布不均匀,研磨介质的尺寸和进料的细度影

响粉碎效能等缺点。最大的不足是该法得不到1一

lOOnm的粉体,因此工业上并不常用此法;而深度

塑性变形法是使原材料在净静压作用下发生严重塑

性形变,使材料的尺寸细化到纳米量级。这种独特

的方法最初是由IslamgalievE‘]等人于1994年初发

展起来的。该法制得的氧化锌粉体纯度高、粒度可

控,但对生产设备的要求却很高。

总的说来,物理法制备纳米氧化锌存在着耗能

大,产品粒度不均匀,甚至达不到纳米级,产品纯度

不高等缺点,工业上不常采用,发展前景也不大。

2.2 化学法

化学法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易放大进行工业

化生产等特点。主要分为溶胶一凝胶法、醇盐水解

法、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等。

2.2.1 溶胶一凝胶法

溶胶一凝胶法制备纳米粉体的工作开始于20世

纪6O年代。近年来,用此法制备纳米微粒、纳米薄

膜、纳米复合材料等的报道很多。它是以金属醇盐

Zn(OR) 为原料,在有机介质中对其进行水解、缩聚

反应,使溶液经溶胶化得到凝胶,凝胶再经干燥、煅

烧成粉体的方法[引。此法生产的产品粒度小、纯度

高、反应温度低(可以比传统方法低400-500C),

过程易控制;颗粒分布均匀、团聚少、介电性能较好。

但成本昂贵,排放物对环境有污染,有待改善。

水解反应:Zn(OR)2+2H2 O— Zn(OH)2+

2ROH

缩聚反应:Zn(OH)2一ZnO+H2O

2.2.2 醇盐水解法

醇盐水解法是利用金属醇盐在水中快速水解,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沉淀再经水洗、干燥、煅烧而得

到纳米粉体的方法 引。该法突出的优点是反应条件

温和,操作简单。缺点是反应中易形成不均匀成核,

且原料成本高。例如以Zn(OC2H )。为原料,发生

以下反应:

Zn(OC2H5)2+2H20一Zn(OH)2+2G H5OH

Zn(OH)2— ZnO+H2O

2.2.3 直接沉淀法

直接沉淀法是制备纳米氧化锌广泛采用的一种

方法。其原理是在包含一种或多种离子的可溶性盐

溶液中加人沉淀剂,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沉淀并使其

沉淀从溶液中析出,再将阴离子除去,沉淀经热分解

最终制得纳米氧化锌。其中选用不同的沉淀剂,可

得到不同的沉淀产物。就资料报道看,常见的沉淀

剂为氨水 、碳酸氢铵 引、尿素 。 等。

以NH。·H。O作沉淀剂:

Zn。++2NH3·H20一Zn(OH)2+2NH4+

Zn(OH)2— ZnO+H2O

以碳酸氢铵作沉淀剂:

2Zn。++ 2NH4 HCo3一Zn2(OH)2 CO3+

2NH4+

Zn2(OH)2CO3— 2ZnO + CO2+ H2O

以尿素作沉淀剂:

CO(NH2)2+ 2H20一CO2+2NH3·H2O

3Zn。++CO3。一+4OH一+ H20一ZnCO3·

2Zn(OH)2 H2O

ZnCO3·2Zn(OH)2 H20一ZnO+C02+ H2O

直接沉淀法操作简单易行,对设备技术要求不

高,产物纯度高,不易引人其它杂质,成本较低。但

是,此方法的缺点是洗涤沉淀中的阴离子较困难,且

生成的产品粒子粒径分布较宽。因此工业上不常

用。

2.2.4 均匀沉淀法

均匀沉淀法是利用某一化学反应使溶液中的构

晶微粒从溶液中缓慢地、均匀地释放出来。所加入

的沉淀剂并不直接与被沉淀组分发生反应,而是通

过化学反应使其在整个溶液中均匀缓慢地析出。常

用的均匀沉淀剂有尿素(CO(NHz)z)和六亚甲基四

胺(C6 H 。N。)。所得粉末粒径一般为8—6Onm。其

中卫志贤 加 等人以尿素和硝酸锌为原料制备氧化

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温度是影响产品粒径的最

敏感因素。温度低,尿素水解慢,溶液中氢氧化锌的

过饱和比低,粒径大;温度过高,尿素产生缩合反应

生成缩二脲等,氢氧化锌过饱和比低,溶液粘稠,不

易干燥,最终产品颗粒较大。另外,反应物的浓度及

尿素与硝酸锌的配比也影响溶液中氢氧化锌的过饱

和比。浓度越高,在相同的温度下,氢氧化锌的过饱

和比越大。但是过高的浓度和尿素与硝酸锌的比

值,使产品的洗涤、干燥变得困难,反应时间过长,也

将造成后期溶液过饱和比降低,粒径变大。因此他

们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30~C、反应

时间150min、尿素与硝酸锌的配比2.5—4.0:1(摩

尔比)。

由此可看出,均匀沉淀法得到的微粒粒径分布

较窄,分散性好,工业化前景佳,是制备纳米氧化锌

的理想方法。

2.2.5 水热法

水热法最初是用来研究地球矿物成因的一种手

段,它是通过高压釜中适合水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

实现从原子、分子级的微粒构筑和晶体生长。该法

是将双水醋酸锌溶解在二乙烯乙二醇中,加热并不

断搅拌以此得到氧化锌,再经过在室温下冷却,用离

心机将水分离最终得到氧化锌粉末[]。此法制备的

粉体晶粒发育完整,粒径小且分布均匀,团聚程度

小,在烧结过程中活性高。但缺点是设备要求耐高

压,能量消耗也很大,因此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2.2.6 微乳液法

微乳液通常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通

常为醇类)、油(通常为碳氢化合物)和水(或电解质

水溶液)组成的透明的、各向同性的热力学稳定体

系。微乳液中,微小的“水池”(water poo1)被表面

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所组成的单分子层界面所包

围而形成微乳颗粒,其大小可控制在几个至几十纳

米之间。微小的“水池”尺度小且彼此分离,因而不

构成水相,这种特殊的微环境已被证明是多种化学

反应的理想介质 ]。徐甲强[n 等人在硝酸锌溶液

中加入环己烷、正丁醇、ABS搅拌,再加入双氧水,

并用氨水作为沉淀剂,最终合成了颗粒小(19nm)、

气体灵敏度高和工作温度低的氧化锌。微乳液法制

备的纳米氧化锌,粒径分布均匀,但是团聚现象严

重 H]。这是由于微乳液法制得的纳米材料粒径太

小,比表面大,表面效应较严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