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那些繁重的、重复的、没有创造性、艺术性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逐步代替,比如建筑工人、司机、快递员、保姆、银行业务员、电话客服、仓库管理员、收银员、清洁工、销售等工作。
人工智能来袭,不少人惊呼未来有不少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所替代。确实,机器和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的一些简单劳动、重复性劳动和规则性活动,但是,它们也会创造出更多更新的、前所未有的新的职业。人工智能概念的火热促进了不少行业的兴起,比如域名,许多相关的top域名已经被注册。
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创新产物,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和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人工智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安防、金融、客服、零售、医疗健康、广告营销、教育、城市交通、制造、农业等领域实现商用及规模效应。
一、未来发展现状
如果教育是一个合格性质的教育,当然是可以取代的。现在你看社会上的考试比如司考 注会 建造师考试像这样合格性质的考试,60分和100分没有区别的考试,只要考生掌握一定量的知识,能拿到60%的分数就可以了。
这样的教育,只要有讲课视频、考试大纲、历年真题等等就可以搞定了。在这里教育资源是同质的,当然同质就够用了。
但现在的体制教育 高考中考 都是竞争性质的考试,要比名次的,这时就不可能通过同质的教育资源来学习,条件好的学校必然会请到好老师来教学。
老师教学肯定都是不一样的,学生的考试分数也会由此拉开差距。老师的因材施教,针对性教育等等肯定是讲课视频望其项背的。
除非50年内 教育性质的变化,不然教师是不会被替代的。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在未来5年,将有十大职业消失,其中包括记者和银行柜员。
6月24日,一篇谈论未来5年中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文章再次在网络流传。该文表示,“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期,就业结构调整面临更大不确定性,结构性失业风险将会明显增大。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僵尸企业的关闭、停产会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失业工人数量将会达到数百万。
另外,结构性问题将成为就业的主要矛盾。相对来说,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及城市本地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较为突出。
该文认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兴技术的兴起,未来有10大职业可能会消失。
1. 司机
现在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在美国上路,奥迪、丰田和奔驰等汽车厂商都计划开发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
2. 各种工业样品、小商品制造者
商品将不再通过制造和物流的环节来到达用户的手中,3D打印将颠覆制造业。用户将购买从杯子到房子等所有产品的设计,然后就地3D打印出来,这种方式最大的革新之处在于成本将比供应链产品便宜。
3. 职业模特
“超微科技”的运用使整容业更趋完美,已经有人在研发用电脑“勘测丈量”脸部细节,度身制作完美五官“零件”,以求“一劳永逸、完整美丽”效果的新技术。
4. 中介商、经纪人
中介商这一职业的悄然隐退已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信息高速公路的无限发达必将“夺去”经纪人的饭碗
5. 加油站工作人员
未来,新能源充电站也许会遍布。不过,充电站也会实现自动化。不需要人来服务。而且,连驾驶都已经实现无人化了,当然也不需要人来负责加油充电等动作了
6. 有线电视安装人员
借助一个电视盒子,就可以让每一台普通电视升级为智能云电视机,同时实现与家庭其他无线终端(手机、Pad、电脑)的交互。只要身处带宽足够的WIFI环境,就可以在电视上免费观看在线视频内容。有线电视最终会消失。
7. 记者
也许有一天,90%的记者都会失业。美国的NarrativeScience公司,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利用软件开发的模板、框架和算法,瞬间撰写出上百万篇报导,《福布斯》杂志都已经成为他们的客户。
8. 装配车间工人
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百万“机器人大军”计划公布后引起外界瞩目。专家称一线工人短期内被挤占不可避免,一批生产工人将失业。目前富士康的机器人手臂还只是进行简单的操作,但是未来,随着机器人成本的下降和普及,装配车间的工作将不需要真人插手了
9. 个体商户
电商的销售额已经超过实体店的销售额。未来三至五年大陆有近80%的书店将关门。服装店、鞋店有近30%的将关闭
10. 银行柜员
商业周刊中文网称,未来10年,中国大陆80%的现金使用会消失,人们逐渐开始选择网银或移动支付。未来20年,绝大多数中小银行如果不把前台业务外包,将难以生存
在最近这两年,似乎人人都在谈论AI和智能时代,我们还会时不时地就看到听到来自各种关于某某职业就要被AI淘汰的新闻或文章。职场上也充斥着各种焦虑与恐惧。
确实,人工智能很强大,作为人工智能设计者与建造者的软件工程师们还有很大的招聘缺口。目前,人类在互联网领域高效率的竞争正在一步步把整个世界数字化。同样的,包括现在还有类似于通过AI进行医疗诊断,来做基础的筛查,这样的一个诊断率和筛查率律师远远高过人工诊断,还有像技术法律顾问这样的工作,通过AI来处理答疑,这种基础的法律条款效率远比普通律师的人工筛查也要高出很多。
要说绝对不会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按照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已经有多来越多的事件发生了,但相对更难被取代的职业,是客观存在的。总之,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应成为我们的常态。这是我们将来面对人工智能取代人力时具有“免疫能力”的唯一途径。
通常情况下,我们设想我们在工作上更多提交给机器人的反乌托邦的想法,让我们失去工作或者对工作毫无目的性。但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个令人兴奋的行业与科技发展速度并驾齐驱的未来世界,在这个情况下,技术将为劳动力创造更多的机会。
在我们创造出新科技的时候,一些旧的工种会被历史的洪流淘汰,而新的行业、职位又会应运而生。社会的规则不会变,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不可否认的是,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竞争是必然的,情况也会愈演愈烈,我们能够去做的就只有保证自己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及时更新自己的“大脑状态”,以及对新鲜时间的敏锐性,这样才不会被社会,被行业所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