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机器人三大定律是什么

促天科技 2025-05-20 10:18 0 0条评论

一、机器人三大定律是什么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看到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二、在不违反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与的任何命令;三、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尽力保护自己。

二、谁知道阿西莫夫的简介?

笔 名: 艾萨克·阿西莫夫

原 名: 艾萨克·阿西莫夫

国 别: 美国

出生地: 俄罗斯彼得格勒

生卒年月: 1920-1992

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美籍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闻名遐迩,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

阿西莫夫祖籍俄国,出生于俄罗斯的彼得格勒,父亲名犹达-阿西莫夫,母亲叫安娜-拉切尔-保曼-阿西莫娃。他于1919年1月2日出生,但为了能让他早一年上学,他的母亲曾把他的生日改为1920年1月二日。后来他知道了这一情况,坚持把生日改了回来。他在三岁的时候,跟随父母移民到美国,定居在纽约的布洛克林。

阿西莫夫从小喜欢读书,他六岁时父亲就在市立图书馆给他领了一张借书证,同时,也开始接收美国的正规教育。1935年,也就是他19岁那年,阿西莫夫进入哥仑比亚大学学习化学。四年后,由于他向纽约仅有的五所医学院校提出的求学申请全被拒绝,他只好向哥仑比亚大学申请化学的研究生课程。不幸的是,这项申请也遭到拒绝。后来,他得以以试读生的身份继续学习,并于1941年获得了硕士学位。同年,他又在哥仑比亚大学继续攻读哲学博士,并于1948年获得生物化学哲学博士学位。

阿西莫夫从10岁起就开始在父亲的糖果店里工作,养成了持续工作的习惯,这个习惯伴随他度过了一生。此后,他还做过打字员、助教、副教授,从1958年开始,阿西莫夫成为专业作家。

「基地」、「机器人」 等系列是阿西莫夫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相互贯串起来,竟是一部俯仰两万年的长篇史诗!阿西莫夫特意将科幻场景巨幅拉大,在全银河的背景下架构他独有的科幻世界、藉由银河帝国的兴亡史来讨论人性与政冶、经济、军事等文明要素产生的互动影响。这种宏观视野使他的作品处处闪动著关怀人类未来的笔触,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

阿西莫夫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更是世闻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达百七十余本,内容广及科学类的数理化、天文、生物、医学,还旁涉人文类的文学、宗教、史地等。如此渊博的学识使他的笔下世界具备了奇幻的想像与高度的预言性。在他刚开始写机器人小说时,机器人学未发展出来;等到这门科技发展得相当有成果时,几乎每一本有关机器人学发展史的书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说与他发明的「机器人三定律」。这定律几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创作有关机器人的作品时必须遵循的法则。

阿西莫夫以真确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杂进侦探与推理的小说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

三、《机甲传说》txt全集下载

机甲传说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机甲传说.txt大小:79.74K

已经过百度安全检测,放心下载

点击下载

内容预览:

机甲传说

作者:司马奔腾

第零章 楔子,从凡尔纳到赏金猎人

更新时间 19:39:00 字数:2650

我甚至认为,儒勒·凡尔纳根本就是个穿越到十九世纪的现代人,因为他所预言的许多事在现今均已实现。比如《神秘岛》中的电视机、水下呼吸器、太空旅行;《海底两万里》中的核潜艇[注1]。最绝的是他在《从地球到月球》中对人类豋月的预言,书中所述主人公登月的发射点和落点竟然与美国1969年的登月惊人地吻合。

若说凡尔纳是科幻界的预言家,那么艾萨克·阿西莫夫堪称科幻界的引路人。在其代表作《我,机器人》中,他提出了伟大的机器人学三定率——

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

二.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三.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这三条,可不是单纯的文学性YY。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认识到必须要像二进制植入计算机那样,将一种牢不可破的法则植入人工智能的“灵魂”深处,从而从根本上约束人工智能乃至数字生命的行为。

没错,后来被应用于此的法则,就是上述的《机器人学三定率》。

任何事,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隐患总是难以避免。而且隐患埋藏得越深,爆发时产生的危害就越大。

二进制0和1的隐患在二十世纪末以“千年虫”的形式爆发,危害全球。与此类似,根源于《机器人学三定率》的隐患,也于新公元58……

应该是你需要的吧

四、读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有感500字谢谢

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是美籍犹太人,儿童时代离开故土俄罗斯去了美国。青年时代攻读生物化学,此后他投身写作,并成为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闻名遐迩,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以他的名字为号召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

早在本世纪50年代就以创作撰写科幻小说和科普读物而蜚声文坛。他那非凡的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不断对虚构世界和真实世界的新探索,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就和名望,为他的作品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他的著作题材广泛,涉及科学、历史、语言学理论和科幻小说。他异乎寻常的想象力同时赢得了成年人和儿童的尊敬和佩服。阿西莫夫的作品之所以受到欢迎,原因之一就是他的书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在他的书中,科学不再是深奥的、难以理解的东西,只有你静下心来,认真读下去,就能一步一步地进入科学的殿堂,领略科学的迷人魅力。《基地》、《机器人》 等系列是阿西莫夫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这些看似各自独立的故事,相互贯串起来,竟是一部俯仰两万年的长篇史诗!阿西莫夫特意将科幻场景巨幅拉大,在全银河的背景下架构他独有的科幻世界、由银河帝国的兴亡史来讨论人性与政冶、经济、军事等文明要素产生的互动影响。这种宏观视野使他的作品处处闪动着关怀人类未来的笔触,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在他刚开始写机器人小说时,机器人学尚未发展出来;等到这门科技发展得相当有成果时,几乎每一本有关机器人学发展史的书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说与他发明的“机器人三定律”。这定律几乎成了以后科幻作家创作有关机器人的作品时必须遵循的法则。

阿西莫夫不仅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博士,更是世界闻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达百七十余本,内容广及科学类的数理化、天文、生物、医学,还涉及文学、宗教、史地等。如此渊博的学识使他的笔下世界具备了奇幻的想像与高度的预言性,阿西莫夫以真确的物质科学及人文现象演绎出他的科幻世界,又杂进侦探与推理的小说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节生动,扣人心弦,让人不忍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