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上最低的海沟叫什么名字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
二、深海机器人有哪些优点?
深海机器人则是近年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成果。它结合了上述两类型的优点:既装备齐全,又轻巧廉价,而且不需要遥控,是一种具有内部记忆能力并能独立判断周围环境的综合控制装置。自从1953年第一具水下机器人问世到1997年为止,世界上共研制出水下机器人1128具,水下机器人也由一切活动均靠人的操纵,发展到能按程序重复作业的“电脑”自动型机器人,现在又发展到能模拟人的感觉并自动进行处理、加工信息的智能型机器人。目前已经出现了两种原型,一个是巴拉德设计的“自动海底探索者”,一个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工程师道格·韦伯发明的“奥德赛”。
后者尤其值得称道,它造价仅需5万美元,无需带电池,因为它依靠各个海水层的不同温度就能产生足够的电力。深海机器人被海洋学界看做是最有前途的海底“探险者”。
目前,大多数海洋学家认为,要获得海底世界的全景,三种考察方式必须综合使用,取长补短,而且我们还需要远比现在更多的深潜艇和机器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负担这笔开支,除非各国联合起来,一起对大洋深处进行探索和开发。
三、千岛湖水下古城直播的水下机器人是谁研制的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水下机器人研究中心+大连海事大学共同完成,并非靠一人之力就能研制成一个水下机器人的
四、世界上什么海沟最深?
马里亚那海沟
五、新加坡研发"魔鬼鱼"机器人在军事领域有何应用?
“魔鬼鱼”机器人在军事领域可以执行搜索侦查任务。
一说起“魔鬼鱼”,人们都会想到其扁平光滑的身体,喜欢栖居于海面或海底泥土中的生活习性,以及在海水中游玩儿时曼妙的体态。
MantaDroid是一个以“魔鬼鱼”为设计灵感的机器人,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者设计发明,其通过扇动两翼向前行进,剩下的就交给水的流体动力了。它可以以每小时1.6海里或每秒行进其身长两倍的速度在水下行进,但这还不是最引人注目的,其真正的亮点在于一次充电可以游行10小时之久。
将传感器放入动物体态的机器中,尤其是可以一次在海底勘测数小时的机器,任何使用它的人都不会被轻易察觉。然而,研究者也注意到了MantaDroid的科学与公共安全方面的应用前景,该装置还可以成为令人着迷的军事设备,尤其是其如果可以在远海充电的话。
“魔鬼鱼”在军事领域的应用还需等待进一步测试。接下来,该机器人还将接受不同海底深度和抗电流测试。尽管如此,人类将脚印掩藏于机器人温和扇动的机械臂中,使用机器人先行对未知浅滩进行侦察的未来仿佛已近在咫尺。
数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为模拟魔鬼鱼鱼鳍的摆动形态而刻苦攻关。而这一次,这支新加坡科研队伍在两年内设计了40多种不同的鱼鳍样式,最终决定采用单片PVC的设计。
此外,一款更大的“魔鬼鱼”机器人也在研发之中,预计增大版的机器人长度将达到0.7米,产品问世后将给研究海洋生态多样性、收集水文地理相关数据,以及军事勘查等诸多方面带来便捷。
六、世界上最深的海沟
西太平洋的阿里亚纳海沟,深11000米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其最深处叫查林杰海渊。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北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为一条洋底弧形洼地,延伸2550公里,平均宽69公里。主海沟底部有较小陡壁谷地。1951年,英国“查林杰8号”船发现了这一海沟,当时探测出的深度为10836米。此后,这一数据不断被新的纪录所修正。
1992年,日本海洋科技中心耗资500 2006乘着火车游西藏 马行夏日放牧京郊 心静之旅禅之旅 环球跳蚤市场淘宝记 0万美元研制出“海沟”号水下机器人。“海沟”号长3米,重5.4吨,它是缆控式水下机器人,装备有复杂的摄像机、声纳和一对采集海底样品的机械手。它的研制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考察查林杰海渊。
经过数次失败,1995年3月24日,“海沟”号机器人被12000米长的一次缆缓缓放向海底,母船操作室内的17个监视器显示出潜水器发回的图像资料。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行进”,“海沟”号到达查林杰海渊底部,这时测深表显示的水深值是10903.3米,修正水深为10911.4米。修正水深是根据水压测定的值,通过含盐量、水温资料修正后的深度。“海沟”号创造了新的世界潜深纪录,比原有纪录深了15米。此后,“海沟”号还进行了试样采集及拍摄等考察活动,人们从它传回的图像中看到:茶色的海底泥土上,有一些白色的像海参一样的生物在蠕动,旁边还游动着数条小鱼,此前,确认有鱼的最深水深是837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