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机构的选址?
如果诊所有医保,可以开在本地居民较多的地区,同时注意周边是否还有其他的口腔医疗机构。如果没有医保,建议开在外地人较多的地方。当然最好是开在人口流动性小,常住居民多的地方,可积攒固定客户。诊所的规模和口腔医生的技术水平对开诊所也很重要的。
二、医疗,智慧医疗是什么?
医疗是指为患者提供治疗、康复和预防疾病的健康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智慧医疗已成为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智慧医疗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医患沟通的便利化、医疗风险的降低等多方面的升级和改善。
智慧医疗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还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医疗费用、实现医疗健康与信息互通等。通过智慧医疗的发展,未来的医疗将更加便捷、高效和精准。
三、设置医疗机构选址报告?
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申报材料: (1)《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或《设置医疗机构备案回执》;(2)医疗机构用房产权证明或使用证明; (3)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平面图; (4)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 (5)设置医疗机构可行性研究报告; (6)医疗机构选址报告; (7)设置医疗机构申请书(表格); (8)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表格); (9)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名录及各种负责人名录(表格); (10)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科室负责人的身份证、毕业证、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复印件; (11)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的体验表; (12)医疗机构常用药品目录; (13)医疗机构常用医疗器械目录; (14)医疗机构规章制度(成册可用)。
四、医疗机构选址规定依据?
传染病医院规划选址有硬性要求,肯定不能选择在中心城区。
选址的要求
1、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不能盲目建设。应根据当地人口密度、发病率、服务半径、城乡发展、医院的规模任务、现有医疗资源状况、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可能性等因素加以研究确定。
2、传染病医院作为收治传染性疾病的专科医院,集中了大量的传染病人。由于传染性疾病病种较多,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少数疾病传染性极强,因此,传染病医院的选址宜避开人群密集地区,以减少周围居民被感染的可能。
五、甘肃南部医疗中心选址?
我甘肃南部医疗中心选址的最佳地方应该是甘肃省的庆阳市,这个地方在甘肃南部的中心,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运输都很方便是很理想的医疗中心。
六、国外智慧医疗现状?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这次大会上很多项目引起大家的注意,特别是关于智慧医疗,相信很多人都会很感兴趣,那么智慧医疗的前景怎么样?下面几点给大家解释:
一、智慧医疗符合未来社会发展: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最近几天开幕,关于智慧医疗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心,大家对于智慧医疗发展的前景并不是很了解。其实智慧医疗符合社会的发展,毕竟中国社会人民的生活已经越来越好,都希望获得快速便捷的医疗服务。智慧医疗恰恰符合社会的这个要求,也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切身需要,随着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智慧医疗将有一个非常广泛的社会认知,老龄化的中国,需要智慧医疗的s服务!
二、智慧医疗符合家庭的需要:
随着中国家庭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智慧医疗有了很深的认识。大部分家庭都能够接受智慧医疗,所以智慧医疗符合家庭的需求。现在很多的居民社区,缺少一些医疗的服务,作为智慧医疗来,正好能够满足这个要求,所以随着智慧医疗的技术不断完善,中国每一个居民社区,都会希望有智慧医疗的加入!
三、智慧医疗节约医疗成本:
智慧医疗能够节约很多的医疗成本,降低各大医院的工作量,让更多的危重病人得到医院的服务。智慧医疗则能够帮助一般的病人,同时能够及时的检测出人体隐藏的病症,这样就能够节约很多的资源!
七、关于智慧医疗文件?
重庆市智慧医疗工作方案(2020—2022年)
为深入推进5G、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和《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文件精神,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进信息技术在医疗服务领域的深入应用和创新发展,建设完善业务协同应用、信息互通共享、标准统一规范的智慧健康信息服务体系。
到2021年,基本建成“卫生健康云”和全民健康大数据服务平台,完成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卫生健康智能管理推广应用,智慧医疗产业体系初具形态。
到2022年,全面建成智慧医疗基础体系,健康医疗大数据全面汇聚和标准化,卫生健康信息资源体系和共享开放机制基本建立,卫生健康数据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共享协同,建成国内领先的智慧医疗应用示范城市和医疗智能产业基地。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智慧医疗基础支撑体系。
1.建立“卫生健康云”。推进全市卫生健康云基础服务建设,实现市级统筹的卫生健康信息系统统一运维管理,推动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信息、检查检验等数据备份上云。优化完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基础支撑平台,增强支撑卫生健康数据统计分析、共享交换、业务协同和开放互通能力。
2.完善全民健康信息数据库。以“人口家庭、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为基础,以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和医疗卫生全流程智能服务为指引,强化业务驱动的医疗健康数据整合归集,实现基于人口家庭基础数据的出生信息、死亡信息、公共卫生服务等业务应用交互,形成健康智能服务大数据资源体系。按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加强行业信息资源分类梳理,形成《重庆市卫生健康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在市级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应用电子健康卡,90%以上的居民拥有规范的电子健康档案。推动电子病历数据集成,电子健康卡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普及应用。
3.构建卫生健康信息智能网。依托全市电子政务外网,构建全市统一的卫生健康信息智能网络,完善网络运行保障机制。建设5G智慧医疗示范网,全面支持IPv6,完善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智能网络架构设计,加大医疗卫生服务智能化设备配置,扩展医疗导诊、物资标识、物流仓储、智能穿戴、动态监测、语音识别等场景的智能应用,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数字化诊疗设备全覆盖。
4.建立卫生健康数据安全体系。完善医疗健康数据管理办法,开展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化研究和规范化应用,建成卫生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制定全民健康网络信息安全规划,建立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安全防护体系,建立医疗健康数据存储保障机制,加强数据应用分级和授权管理。健全网络信息安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和行业网络信息安全通报机制,加强数据安全服务审查和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二)深化智慧医疗应用体系。
1.加强智能化行业管理服务应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三医”联动,融合医疗、医保、医药数据,实现改革互动、资源互通、信息共享。探索大数据分析的公立医院动态管理,完善以行业大数据分析为主的医疗服务绩效、质量管理和运行监测,加强医药费用和医疗服务行为监管,推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探索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行业智能监管,推进与医疗服务、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部门信息资源协同共享,实现“互联网+医疗健康”全流程监管,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和处方点评,开展“智慧卫监”建设,促进数据驱动的行业监管模式创新。
2.推动智能化公共卫生服务。加强以重大传染病疫情预防控制为重点的疾控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水平,形成全市公共卫生大数据监测网络。完善卫生应急指挥调度信息系统,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实现全市“120”急救车统一调度,推动急救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公共卫生智能服务体系,重点拓展以妇幼、老年、慢病等特殊群体为主的智能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服务,实现全市采供血机构信息实时共享和血液资源调配,预防接种服务网上预约。
3.创新智慧医疗服务应用。持续推进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智慧医院”示范建设,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提升医院智慧化服务应用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推进多学科融合发展为基础的大数据医学科研教学工程,推动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利用健康医疗大数据建立重大疾病智能诊疗决策支持服务系统。融合基因检测相关技术,开展精准医疗服务。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以智能化和信息化为抓手推进全市分级诊疗制度逐步落实,推进覆盖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信息服务。依托健康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建立疾病智能早筛与预防机制,二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分级评价3级以上,三级医院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和实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级水平,建设全市健康医疗大数据知识库,建设国家级数字医疗中心。
4.推广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应用。针对慢病人群,利用移动设备和智能可穿戴设备实现个人健康体征动态监测,开展疾病智能预测预警,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对高危人群开展健康状态跟踪监测,及时提供健康干预和风险防控。
(三)打造智慧医疗产业体系。
1.培育健康医疗信息服务新业态。探索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应用,围绕重点人群拓展健康服务新型产业。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与金融保险深度融合,发展新型健康医疗金融保险服务业,形成区域性健康医疗新型商业金融服务模式,重点推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保险支付改革和重大慢性疾病建立商业健康保险服务模式,推动智慧医疗和大健康服务产业的创新发展。
2.壮大健康医疗信息技术新产业。发展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主要特征和战略资源的信息技术产业,提高健康智能服务水平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工程服务能力。发展生物基因与医疗设备产业,做大做强医疗器械、耗材及穿戴设备等产业。发展健康医疗新技术及智能软硬件产业,加强医学植入、智能穿戴设备设计制造,研发人造器官和三维器官打印技术和产品,探索神经义肢技术、脑机融合技术等,提高人体健康监测、诊疗和恢复水平。
三、重点工程
以实施智慧医疗大数据资源池工程、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智能化工程、医疗辅助诊断与医学教育智能化工程、智能医疗器械与设备应用工程为抓手,促进智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医疗技术开发应用、智慧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智慧医疗大数据资源池工程。
坚持以人为中心,以人口家庭、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信息等为基础,构建全市统一的“智慧医疗”基础资源数据池。依托“卫生健康云”,建成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提升健康医疗海量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应用、安全保护能力,为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行业管理、临床辅助诊断、居民健康管理、临床科研和决策支持等提供支撑。
(二)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智能化工程。
1.传染病智能预测。建设传染病智能预测平台,基于多源、海量和动态数据,实现传染病智能预测预警。建立重大疫情监测预警体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为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提供支持。
2.个性化健康管理。构建居民健康智能管理平台,开发智能化的居民个体健康评估与疾病预测模型,通过收集居民多维数据,实现疾病危险因素自动筛查,推动居民健康管理智能化,重点开展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的智能筛查和预测应用。
3.专属健康科普教育。建设健康科普教育知识体系和智能化健康科普平台,开展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的健康科普知识智能推送,实现居民健康科普教育和常见病智能问诊。
(三)医疗辅助诊断与医学教育智能化工程。
1.智能影像辅助诊断。建设全市区域影像中心,开展医学影像质控、筛查、诊断、建模,逐步在医院、体检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拓展医学影像辅助诊断工具应用。
2.智能用药辅助决策。通过构建权威医药学知识库和适宜决策模型,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风险预测及辅助决策,提高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水平。
3.智能培训教育及常见病辅助诊疗。构建医学知识图谱,形成全面、直观和系统的医学知识教育体系。搭建智能医学教育辅助系统,提供一体化的学习培训及常见病智能辅助诊断工具,为医学继续教育和常见病辅助诊断提供支撑。
4.智能语音电子病历。推广智能语音电子病历服务应用,为医生提供电子病历录入和查阅工具,帮助医生精准、规范、快速的书写病历,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和病历质量。
(四)智能医疗器械与设备应用工程。
1.智能可穿戴设备。设计开发多场景智能可穿戴设备,开展便携式医疗体征采集和智能体征分析。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者为试点人群,建设智能健康体征监测、分析和疾病预测分析平台,实现体征异常变化监测和智能识别预警。
2.机器人设备。推动研发手术、检查、伤残辅助、导诊等多种类医疗机器人,依托5G网络,实现更多场景、更高精度的业务机器人投放使用,提高各诊疗环节机器人应用水平。
3.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设备。依托5G网络,推动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技术在手术模拟、医疗教学、远程医疗等场景试点应用,为提高培训水平和制定治疗方案等提供参考。
4.三维打印、脑机融合设备。推动三维打印技术和产品在术前规划、手术模拟以及人造器官等方面应用。推动脑机融合技术在医疗、护理以及残障辅助等场景的研究应用。
四、加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切实做好总体规划、资金筹措、基础建设、安全监管等工作,市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动建设中的各项任务落实。
(二)试点先行,逐步推进。从人民群众迫切需求的领域入手,重点推进智慧医疗相关便民惠民应用。选择有条件的区域及重点领域开展“智慧医疗”应用试点,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建共享。
(三)创新机制,多方共建。在资金、人才、税收等多方面为智慧医疗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并建立容错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积极性,推动优势互补,形成政府引领、社会参与、公众响应的局面。
(四)加强宣传,全民参与。强化智慧医疗应用发展的政策宣传,形成促进智慧医疗应用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全民健康医疗大数据知识普及率,筑牢全民参与的良好基础。
八、智慧医疗怎么定义?
智慧医疗是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将医疗健康服务与信息化、智能化相结合,提高医疗效率、提升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患者医疗体验的一种医疗模式。它包括智能诊疗、远程医疗、健康管理和医疗数据分析等方面。通过智慧医疗,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医疗服务的精准化,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九、什么是智慧医疗?
我将前者称为互联网医疗,后者称为智慧医疗。互联网医疗倾向于医疗信息传递,共享,沟通交流等,是一套运用互联网技术辅助医疗体系的信息系统。
智慧医疗应该是包含智能医疗信息收集,数据分析,结论推荐,干预措施推荐,疾病后管理等工作为一体的智能医疗服务系统。
前者更注重数据传递后者更注重数据收集和处理一点愚见,希望有帮助!
十、刘伯温选址北京的传说?
相传明朝十三陵的十三处陵址都是由刘伯温帮助朱棣选定的。
燕王朱棣在北京称帝不久,就急着为自己选址建陵。在大臣刘伯温的建议下,陵址选在了昌平以北的群山脚下,也就是今天的十三陵所在的位置。提起当初给这皇陵选址,这里面还流传着这样一段故事。
传说有一天,刘伯温陪着朱棣在山下选好了陵址后回城,当他们来到沙河边上,看着滚滚的沙河水,刘伯温忽然皱起了眉头,他对朱棣说:“万岁,您看这沙河水又浑又急,影响皇陵的风水。得想个办法把这水治得又清又稳才行,只有这样才能保大明江山千秋万代。”
朱棣说:“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刘伯温说:“万岁,不是老臣推脱,眼下小臣还没有这么大的道行,咱们得赶紧寻找个高人帮助一下才行。”
朱棣说:“你知道谁能把这沙河水治好吗?”
就在这君臣说话时,正巧在这附近有户人家在办喜事。看这户人家彩棚高筑,吹吹打打,好不热闹。二人一边说话,一边看着对面。突然,刘伯温猛地一惊!只见东南方的天空上有一块通红的云彩正向这边飞来。刘伯温忙说:“万岁,不好!那户人家的喜棚要着火了!”
朱棣说:“你怎么知道的?”
刘伯温说:“那块红云叫红煞。天上出红煞。不是死人就是着火。”
朱棣说:“那可怎么办呢?”
刘伯温说:“万岁别慌,只要有您这真龙天子在,那红煞就不敢来。咱们得赶紧上那娶亲的人家去,不然那户人家可就要遭了殃了!”
朱棣听了,忙和刘伯温紧走慢走赶到那户人家的门前。回过身去再看,那红云果然飞回去了,他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刘伯温说:“万岁,看来这个村子里肯定有高人。您想,他敢择这出红煞的日子办喜事,就一定不是个凡人。说不定这沙河水也能让他给治服了呢!”
朱棣忙说:“那你赶紧去把这人找来!”
刘伯温想了想:“万岁,咱们得这么办才行!“说着他附在朱棣的耳朵边上如此这般交代了一番。”
朱棣听了很是高兴,就说:“朕就依你。”
于是,君臣二人就扮作前来贺喜的人走进喜棚。每人出了一两银的份子。户主过来相迎,一打量这俩位商人摸样的人,觉得眼生,又一想,甭管是谁,这大喜的日子既然来了就是看得起我,就是朋友,更何况人家每人还出了一两银子的份子钱呢!可他哪儿知道这二位今天要是不来,他的喜事儿就得改办丧事儿了!
刘伯温二人坐下后,就问户主:“请问,今天贵府娶亲是哪位先生给择的日子呀?”
户主说:“是本村教书的石龙先生。”
“麻烦您能不能把石先生请来一见呢?”
没等户主说话,就见从旁边的一张酒桌旁站起一位老头儿。这老头儿年纪大约有七、八十岁,一把白胡子足有一尺来长。他径直来到朱棣刘伯温跟前,“咕咚”就跪下了:“小民石龙拜叩万岁,拜叩刘大人。小民没有接驾,罪该万死!”
刘伯温大吃一惊,心说他怎么是怎么认出我们君臣二人的?看来此人一定是个高人了。
这时候,人们一听说坐在石龙面前的是当今皇上,一下子可就乱了,一个个急忙跪倒在地参拜皇上。
朱棣让人们都依旧入座,不用拘束照常喝酒。人们这才慢慢地回到了原来的座位上,可这酒杯哪个还敢再端呢!
刘伯温亲手扶起石龙,让他坐下,问:“今天这良辰吉日可是老先生给择的?”
石龙说:“正是小民。”
刘伯温又问:“你知道今天犯什么吗?”
石龙说:“知道,今天是出红煞的日子。”
刘伯温说:“既然知道,老先生为什么还敢择今天这日子让人家娶亲呢?”
石龙说:“我知道今天真龙天子要来这儿,那红煞是不敢来的。”
刘伯温心想真神了,他连今天皇上要上这儿来都能算出来,看来他也一定有办法治服这滚滚的沙河水。就又问:“石先生知道我们今天是为何事而来吗?”
石龙说:“大人和万岁是为选陵址而来,在北边山脚下一共选了十三处。请万岁下旨让人撤去桌上的酒席,我就可以把刚才刘大人选好的十三处陵址的位置在桌子上画出来。万岁和大人看看我画的对不对。”
朱棣一听这话,心说今天我倒要看看你石龙到底有多大本事,就传旨让人撤去了桌上的酒席。
石龙用手指蘸着酒水在桌子上弯弯曲曲划了一道儿,说:“比如这是北边儿的山,我就从这一头来吧!”说着他从衣襟上取下一根银针,往桌子上一扎,挑出一个铜钱来,问刘伯温说:“大人,这铜钱可是您选陵址时埋下的记号?”
刘伯温一愣,心说怎么我用什么做记号他都知道,他接过铜钱一看,跟自己埋的铜钱一样大小。
石龙说:“大人刚才一共埋了十三个铜钱,您看我说的位置对不对?”说着他从不同的位置挑出了十三个铜钱,这位置跟他们在北山脚下所选的位置分毫不差。
刘伯温叹道:“石先生真是位老神仙,那么依石先生之见,这陵址选的如何?”
石龙说:“陵址选的是不错,只是前边的沙河水败坏风水,要想让大明江山千秋万代永远传下去,必须把沙河水治得又清又稳才行。”
刘伯温说:“我们正是为此事而来,请问老先生有无治河的办法?”
“这河我能治,不过大人得答应我个条件。”
刘伯温说:“石先生快说,是什么条件?”
“我需要大量的木头和芦席,在河边搭个台子,我好做法。”
刘伯温说:“这个好办!”
朱棣立即传旨,命人连夜从城里运来了大量的木头和芦席,没有两天,一座高约三丈三的大棚紧靠着河边就搭起来了。
这天早晨,周围十里八村的人们听说石先生要治河,早早地就都来到了河边给石龙助威。
一切准备就绪,石龙对刘伯温说:“刘大人,一会儿我要上台施展法术,需要画三道符儿,画第一道符儿的时候,河水就会跟河床一般平,画第二道符儿的时候,河水会漫出河堤三丈高,不过你们不要害怕,河水只会跟一堵墙似的,绝不会向河堤外流。等我画第三道符儿的时候,河水就会慢慢地落下去,变得又清又稳了,所以一会儿不论发生什么事你们都不要害怕。”石龙说着就上到台上去了。只见他在台上展开一张纸,拿起一根朱笔画了第一道符,那河水果然涨到了和河堤一样平。
石龙又画好了第二道符,河水眼瞧着涨过了大堤,齐刷刷的象一堵墙足有三丈高。
人们眼睁睁地看着石先生,心想,只要石先生第三道符一画好,这浑浊的河水就会永远又清又稳了。
可是就在石龙刚刚画完第三道符的时候,人们忽然看见他猛地往水里一扑,人就不见了。这下子连刘伯温和朱棣都吓了一跳,大家谁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候,大水开始回落了,慢慢地变得又轻又稳了。人们往河里看去,忽然发现河水里有九条黑龙托着一条白色的小龙,那小龙朝岸上的人们点点头就随着九条黑龙游走了。
据说那条小白龙就是石龙变的。石龙想治服沙河水,可他的道行还没有练到家,差点被河妖要了性命。那九条黑龙是石龙的哥哥们,它们见弟弟遇到了危险,就急忙赶来帮助石龙制服了河妖并把石龙接走了。
如今的沙河水又清又稳,据说还是石龙的功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