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内存条与CPU交换工作原理是什么???

促天科技 2025-07-15 13:48 0 0条评论

内存条与CPU交换工作原理是什么???

首先是外频率:频率是影响传输带宽的重要因素,这就决定了设备间数据传输的速度。协调的频率有利于各设备间同步运行,这对于设备速度比较有利。你说的确实很对,但cpu频率的提升,对于提高机器运行频率很有帮助,内存在低频率下可以保持低延迟,这也会对机器运行很有帮助。在相同cpu频率下,尽量保持

内存的频率(多个内存的话,频率保持一致)*通道数(双通道为2,单通道为1)=cpu前端总线(或HT总线*N倍) 为最好。对于HT总线,由于N可以调节,所以可尽量保持与内存以N倍的速度来同步,大大提高了灵活性,超频效果更好更容易。HT总线现在只有amd有,intel还是前端总线。

奔腾4 CPU采用了Quad Pumped(4倍并发)技术,该技术可以使系统总线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传送4次数据,也就是传输效率是原来的4倍,相当于用了4条原来的前端总线来和内存发生联系。在外频仍然是133MHZ的时候,前端总线的速度增加4倍变成了133X4=533MHZ,当外频升到200MHZ,前端总线变成800MHZ,所以你会看到533前端总线的P4和800前端总线的P4,就是这样来的。

在以前P3的时候,133的外频,内存的频率就是133,CPU的前端总线也是133,三者是一回事。现在P4的CPU,在133的外频下,前端总线达到了533MHZ,内存频率是266(DDR266)。问题出现了,前端总线是CPU与内存发生联系的桥梁,P4这时候的前端总线达到533之高,而内存只有266的速度,内存比CPU的前端总线慢了一半,理论上CPU有一半时间要等内存传数据过来才能处理数据,等于内存拖了CPU的后腿。这样的情况的确存在的,845和848的主板就是这样。于是提出一个双通道内存的概念,两条内存使用两条通道一起工作,一起提供数据,等于速度又增加一倍,两条DDR266就有266X2=533的速度,刚好是P4 CPU的前端总线速度,没有拖后腿的问题。外频提升到200的时候,CPU前端总线变为800,两条DDR400内存组成双通道,内存传输速度也是800了。所以要P4发挥好,一定要用双通道内存,865以上的主板都提供这个功能。但845和848主板就没有内存双通道功能了。

刚才说的是INTEL P4的FSB概念,它的对手AMD的CPU有所不同。

旧的462针脚的AMD CPU,采用ev6前端总线,相当于外频的两倍,也就是133外频时,AMD 462脚的CPU的FSB是333,使用DDR333内存和他搭配就刚刚好,如果用两条DDR333做成双通道,虽然内存有666的传输速度,但对于333的FSB,作用不大,所以双通道内存对CPU的帮助不明显。

新的AMD 754/939 64位CPU,内部就集成了内存管理器(以前内存管理器在主板心片里),所以AMD 64位CPU的前端总线FSB频率与CPU实际频率一致。

内存可以超频也可以降频的,ddr400可以降低成ddr333使用,同时延迟也会降低。有人会问:如果cpu超到300mhz前端总线就变为1200mhz,即使是两条ddr400也会拖后腿。那么,要超频的话是不是要换内存?就是要选用ddr2的内存和主板?

但那是不大可能的,呵呵。P4系列cpu倍频非常高,基本都在17倍以上。300M的外频,你想下主频该是多少?你认为这个频率容易超到么?超到的话也由于频率太高导致电子迁移,寿命可就大大降低。

不过现在的确是有1333的前端总线,当然是很高端的cpu。

而这些cpu平台基本都是支持ddr2的,只要总线有够高,两条ddr2 667不就可以了么?

ddr2 800都不用,呵呵!

其实现在更重要的是延迟,内存本身延迟和cpu访问的延迟。ddr2的内存延迟普遍很高,不如超频后的ddr400理想。amd由于cpu集成内存控制器可以直接访问内存,cpu访问延迟相对来说比较低。

其次是:CPU和内存频率关系

芯片的制作流程及原理

芯片的制作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关键步骤,其原理基于光刻技术和微电子技术:

制作流程:

原材料准备:从单晶硅片开始,这是由高纯度硅制成的圆形薄片,作为芯片制作的基础。

光刻技术:通过特殊设备,将电路设计图案精确地转移到硅片上,类似彩色照相的过程。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电路图,这一过程需要重复多次,以构建出精细的电路结构。

添加保护层:在硅片和电极之间添加一层氮化物层,提供保护,防止芯片在后续处理中受到化学影响。

电极连接:通过电火花机等精密技术完成电极与硅片的连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

增强耐久性:添加增强材料如金属、塑料或玻璃纤维,以保护芯片免受损坏。

清洗和测试:清洗保持芯片的纯净度,测试包括电性能和声学测试,验证芯片是否达到预定的性能指标。

工作原理:

芯片的工作原理基于光刻技术和微电子技术,通过掩膜和光控制器等元件,集成许多晶体管形成MOS结构。当外部信号施加特定的电流或电压时,芯片能够执行计算、存储和通信等任务。整个设计和制造过程要求极高精度,以确保芯片的性能稳定和高效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