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u盘插到电脑上为什么有的文件不显示

促天科技 2025-05-22 01:47 0 0条评论

u盘插到电脑上为什么有的文件不显示

经常使用U盘的朋友可能已经多次遭遇到了U盘病毒,U盘病毒是一种新病毒主要通过U盘、移动硬盘传播。目前几乎所有这类的病毒的最大特征都是利用autorun.inf这个来侵入的,而事实上autorun.inf相当于一个传染途径,经过这个途径入侵的病毒,理论上是“任何”病毒。因此大家可以在网上发现,当搜索到autorun.inf之后,附带的病毒往往有不同的名称,正是这个道理。就好像身体上有个创口,有可能进入的细菌就不止一种,在不同环境下进入的细菌可以不同,甚至可能是AIDS病毒。这个autorun.inf就是创口。因此目前无法单纯说U盘病毒就是什么病毒,也因此导致在查杀上会存在混乱,因为U盘病毒不止一种或几十种,详细的数字应该没人去统计吧。

现在先说说autorun.inf这个所谓的创口吧……

首先,autorun.inf这个文件是很早就存在的,在WinXP以前的其他windows系统(如Win98,2000等),需要让光盘、U盘插入到机器自动运行的话,就要靠autorun.inf。这个文件是保存在驱动器的根目录下的(是一个隐藏的系统文件),它保存着一些简单的命令,告诉系统这个新插入的光盘或硬件应该自动启动什么程序,也可以告诉系统让系统将它的盘符图标改成某个路径下的icon。所以,这本身是一个常规且合理的文件和技术。

但相信你已经注意到,上面反复提到“自动”,这就是关键。病毒作者可以利用这一点,让移动设备在用户系统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执行任何命令或应用程序。因此,通过这个autorun.inf文件,可以放置正常的启动程序,如我们经常使用的各种教学光盘,一插入电脑就自动安装或自动演示;也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放置任何可能的恶意内容。

这里再说说计算机病毒:跟生物界的状况是一样的,细菌、病毒跟人类都是生物体,甚至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微生物也并非完全有害,也会与人体共存。电脑中的病毒跟正常程序一样,都是使用基础原理一致的源代码编写、执行的,只是软件执行的是用户需要的、正常的功能,病毒执行的是用户不需要的、不正常的功能,这里有一个辩证的相对性在里面。简单的例子,比如稍微熟悉电脑的朋友都知道Format、del的DOS命令代表格式化硬盘和删除文件,假设我autorun.inf中使用了Format或del命令,那么表示我可以让别人的机器被格式化,或者删除了一些文件,而这其实不需要太高深的电脑知识。

说完autorun.inf,再说说目前相关的U盘病毒的隐藏方式:

有了启动方法,病毒作者肯定需要将病毒主体放进光盘或者U盘里才能让其运行的,但是堂而皇之的放在U盘里肯定会被用户发现而删除(即使不知道其是病毒,不是自己的不知名文件也会删除吧),所以,病毒肯定会隐藏起来存放在一般情况下看不到的地方了。一种是假回收站方式:病毒通常在U盘中建立一个“RECYCLER”的文件夹,然后把病毒藏在里面很深的目录中,一般人以为这就是回收站了,而事实上,回收站的名称是“Recycled”,而且两者的图标是不同的:

另一种是假冒杀毒软件方式:病毒在U盘中放置一个程序,改名“RavMonE.exe”,这很容易让人以为是瑞星的程序,其实是病毒。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在你的机器上能看到上面的文件,我的机器看不到呢?很简单,通常的系统安装,默认是会隐藏一些文件夹和文件的,病毒就会将自己改造成系统文件夹、隐藏文件等等,一般情况下当然就看不到了。要让自己能看到隐藏的文件,怎么办?个人如操作,按如下步骤:打开“我的电脑”,在菜单栏上点“工具”,点“文件夹选项”,出现一个对话框,选择“查看”标签,然后对照下图:

如果U盘带有上述病毒,还会一个现象,当你点击U盘时,会多了一些东西:

上图左侧是带病毒的U盘,右键菜单多了“自动播放”、“Open”、“Browser”等项目;右侧是杀毒后的,没有这些项目。这里注明一下:凡是带Autorun.inf的移动媒体,包括光盘,右键都会出现“自动播放”的菜单,这是正常的功能。综上所述:引用

BZ反应 急急急

有些自催化反应有可能使反应体系中某些物质的浓度随时间(或空间)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类反应称为化学振荡反应。

最著名的化学振荡反应是1959年首先由别诺索夫(Belousov)观察发现,随后柴波廷斯基(Zhabotinski)继续了该反应的研究。他们报道了以金属铈离子作催化剂时,柠檬酸被HBrO3氧化可发生化学振荡现象,后来又发现了一批溴酸盐的类似反应,人们把这类反应称为B-Z振荡反应。例如丙二酸在溶有硫酸铈的酸性溶液中被溴酸钾氧化的反应就是一个典型的B-Z振荡反应。

1972年,R.J.Fiela,E.Koros,R.Noyes等人通过实验对上述振荡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FKN机理,反应由三个主过程组成:

过程A (1) Br-+BrO3-+2H+ → HBrO2+HBrO

(2) Br-+HBrO2+H+ → 2HBrO

过程B (3) HBrO2+BrO3-+H+ → BrO2. +H2O

(4) BrO2.+Ce3++H+ → HBrO2+Ce4+

(5) 2HBrO2 → BrO3-+H++HBrO

过程C (6) 4Ce4++BrCH(COOH)2+H2O+HBrO 2Br-+4Ce3++3CO2+6H+

过程A是消耗Br-,产生能进一步反应的HBrO2,HBrO为中间产物。

过程B是一个自催化过程,在Br-消耗到一定程度后,HBrO2才按式(3)、(4)进行反应,并使反应不断加速,与此同时,Ce3+被氧化为Ce4+。HBrO2的累积还受到式(5)的制约。

过程C为丙二酸被溴化为BrCH(COOH)2,与Ce4+反应生成Br-使Ce4+还原为Ce3+。

过程C对化学振荡非常重要,如果只有A 和B,就是一般的自催化反应,进行一次就完成了,正是C的存在,以丙二酸的消耗为代价,重新得到Br-和Ce3+,反应得以再启动,形成周期性的振荡。

该体系的总反应为: 3H++3BrO - 3+5CH2(COOH)2 3BrCH(COOH)2+4CO2+5H2O+2HCOOH

振荡的控制离子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