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吴恩达在百度是什么职位?

促天科技 2025-07-13 04:48 0 0条评论

一、吴恩达在百度是什么职位?

吴恩达(Andrew Ng),华裔美国人,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副教授,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

吴恩达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国际上最权威的学者之一,也是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的联合创始人(with Daphne Koller)。

2011年,吴恩达在Google创建Google Brain项目,以通过分布式集群计算机开发超大规模的人工神经网络。

2014年5月16日,吴恩达加入百度,负责“百度大脑”计划,同时担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2015年6月5日,吴恩达暂任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IDL)的Acting Director职务。2017年3月22日,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宣布将离职。

二、国内一些比较大型的实验室建设企业现在都在发展哪一块东西?

以华盛控股为例,大型实验室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

三、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的结果就是只会说不会做,只会看,做不得。

不求甚解那种浅尝辄止的阅读方式,难以令读者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正确的读书方式对人的思维有很大的影响。汉代学者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善读,就要讲究阅读方式。科研工作需要严谨的思维习惯,文献的阅读也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过程。科学研究涉及的思维过程大致包括四大阶段,即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深入思考和实践验证,其中前三个阶段都和文献阅读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果在阅读文献时只是草草了事,怎么可能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呢。科研工作者要想从文献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找出有待进一步挖掘的问题,就必须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理”的功夫。著名科学家邹承鲁院士在谈自己如何阅读文献时就说到:“掌握文献、对文献进行综合,以批判的眼光评价文献,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和正确的信息以指导今后的研究是一个能独立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必备的能力。阅读文献以追踪当前发展动态时,务须切记发挥自己的判断力,不可盲从,即使是知名科学家和教科书有时也会有错误”3。由于不求甚解在阅读者知识结构上留下的可能只是众多知识点的一个个模糊的影子,就不易发生知识点之间的碰撞融合。没有积极、深入的思考,简单成为一个“知道分子”,是很难在科研领域取得成就的.

长期的不求甚解容易养成浮躁的情绪,而浮躁是科研工作的大敌。不求甚解的内容大多是碎片化的,不完整的,长久下去,阅读者会静不下心来,无法深入下去,更谈不上潜心思索和感悟。有学者对人的网络阅读方式做过研究,他们发现,网站读者往往首先阅读的是标题式宣传语或者大字标题,但经常读到1/3就会作出判断,这个时间往往还不到一秒钟4。在如此急切的心态下,怎么可能心平气和地阅读呢。虽然阅读方式只是人的行为方式的一种,但不求甚解一旦成为读书习惯,浮躁的心态一旦养成,其危害可就大了。科研中的文献阅读是需要一步步深入的,麻省理工学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全体研究生们曾共同撰写过一篇如何写论文的文章,在网上广为传播。他们认为,阅读文献是需要练习的技能。阅读文献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看论文中是否有感兴趣的东西。一旦搞清楚了论文的大概和创新点,就可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第二阶段了。在第二阶段,要找出论文真正具有内容的部分。最后,如果觉得该论文确实有价值,就要返回去通篇精读。读论文时要牢记一个问题,“我应该如何利用该论文?”“事情真的像作者宣称的那样么?”“如果……会发生什么?”这样才是有价值的、值得推荐的科研文献阅读方式。

四、世界上最古老的电脑游戏是什么

最早的电脑游戏可以追溯到1972年,那一年一个叫WillCrowther的家伙用当时最流行的DEC的PDP-10主机编写了一段简单的FORTRAN程序。在这个程序里,Crowther设计了一张地图,地图上不规则的分布着陷阱,游戏者必须寻找路径避开陷阱。这个程序在后来被认为是最早的电脑游戏程序。1976年,就职于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的DonWoods用自己实验室的施乐主机编写了一个类似的程序,并且加入了幻想成分和谜题。他把这个程序叫做ColossalCaves,Woods的程序直接导致了电脑游戏的诞生。他的程序被传播到各处,让所有的计算机高手们都为之惊喜。这个作品同时也启发了其他人的思维,紧接着,各式各样的游戏程序就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