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荷叶为什么不沾水

促天科技 2025-05-18 20:18 0 0条评论

荷叶为什么不沾水

北大物理系李正孝老师在《世纪大讲堂》中说,荷叶表面有纳米结构。这种

结构可使荷叶有双疏效果,就是不沾水也不沾油,即油和水在荷叶上的接触角都

大于90°。有报道解释说这种结构有极强的吸附空气的能力,会在其界面上形成

一层气膜,使水、油接触不到荷叶。中科院化学所江雷也认为荷叶有双疏效果。

但用能接触到的所有荷叶做验证实验。结果是荷叶不疏油,机油、食用油都可侵

润荷叶(图1),可在荷叶上产生毛细现象。

荷叶水珠的下层有亮晶晶的反光,这说明水珠与荷叶间却有一层空气,水珠

下层的反光是光线照入水珠在水珠下层发生反射时产生的。用显微镜、电子显微

镜观察荷叶表面,可看到荷叶表面有无规则、分布均匀的菜花状透明发白的点,

暂称为蜡点。再用显微镜观察荷叶上水珠的全反射面时会发现,荷叶上水珠的反

光面不是平整一片,反光面上有很多不反光的突起,突起对应着蜡点,突起点占

反光面的很小部分,反光面在蜡点间,反光面是弯曲的。通过观察可以判断出荷

叶上水珠下空气的厚度是相差极大的,大约从0-20微米。如果是纳米物质吸附

的空气,那么被吸附空气的厚度宏观上应是一致的。在干荷叶上打一个直径3毫

米的大洞,或用针扎一片小洞,荷叶上水珠可停留在洞上方,不会从洞中流出来。

(干荷叶上也有蜡点,水在其上也可形成亮晶晶的水珠,鲜荷打洞,叶洞的边沿

有液体渗出,水会从洞中漏出。)荷叶洞中没有纳米结构,是空的。洞中水之所

以不下流,是因为洞周边的蜡点疏水,托住了荷叶上面的水,洞中间的水又被水

的表面张力拉住,所以水不能漏出。荷叶蜡点间的距离约10-20微米,水在蜡点

间也同样会被水的表面张力拉住,使之不能进入蜡点之间的空隙,从而使蜡点间

隙被空气占据,形成了一块块小的可进行全反射的反光面。平滑的蜡块、聚四氟

乙烯片疏水,其上的水珠没有全反射层。随机找到的粗糙的蜡块、聚四氟乙烯片,

表面没有处理成纳米结构,但其上可以形成有全反射光的亮晶晶的水珠,就是水

珠下有空气。这些都说明荷叶水珠下面有空气可以不是纳米结构吸附引起的。

镀晶和镀膜的区别?

镀膜是在车体形成一层保护膜,可以使污渍不伤害车漆,增强滑水性;镀晶在车体形成结晶层,对车漆的保护远远超过镀膜,保护力度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