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米材料与常规材料的区别
首先是纳米的概念
纳米是英文namometer的译音,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度量单位,1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相当于45个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通俗一点说,相当于万分之一头发丝粗细。就象毫米、微米一样,纳米是一个尺度概念,并没有物理内涵。当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大约是在1—100纳米这个范围空间,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突变,出现特殊性能。这种既具不同于原来组成的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宏观的物质的特殊性能构成的材料,即为纳米材料。如果仅仅是尺度达到纳米,而没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也不能叫纳米材料。过去,人们只注意原子、分子或者宇宙空间,常常忽略这个中间领域,而这个领域实际上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只是以前没有认识到这个尺度范围的性能。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1-100nm)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1] ,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纳米级结构材料简称为纳米材料(nano material),是指其结构单元的尺寸介于1纳米~100纳米范围之间。由于它的尺寸已经接近电子的相干长度,它的性质因为强相干所带来的自组织使得性质发生很大变化。并且,其尺度已接近光的波长,加上其具有大表面的特殊效应,因此其所表现的特性,例如熔点、磁性、光学、导热、导电特性等等,往往不同于该物质在整体状态时所表现的性质。纳米技术的广义范围可包括纳米材料技术及纳米加工技术、纳米测量技术、纳米应用技术等方面。其中纳米材料技术着重于纳米功能性材料的生产(超微粉、镀膜、纳米改性材料等),性能检测技术(化学组成、微结构、表面形态、物、化、电、磁、热及光学等性能)。纳米加工技术包含精密加工技术(能量束加工等)及扫描探针技术。
二、纳米材料怎么做
一般是把固体磨细到纳米级,需要磨粉设备,一般的设备是不能把固体磨到纳米级的,还需要添加助磨剂等,固体在纳米级是会表现出奇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所以现在科学家都对纳米材料感兴趣。
三、纳米材料是什么
纳米材料是说在纳米级的技术中产生的材料
纳米材料的学术定义是:在三维尺寸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量级的材料。用通俗的话讲:纳米材料是用尺寸只有几个纳米的极微小的颗粒组成的材料。一个纳米是多大呢?只有一米的10亿分之一,用肉眼根本看不到。由于它尺寸特别小,它就产生了两种效应,即小尺寸引起的表面效应和量子效应,即它的表面积比较大,处于表面上的原子数目的百分比显著增加,当材料颗粒直径只有1纳米时,原子将全部暴露在表面,因此原子极易迁移,使其物理性能发生极大变化。一是它对光的反射能力变得非常低,低到<1%;二是机械、力学性能成几倍增加;三是其熔点会大大降低(如金的熔点本是1064℃,但2纳米的金属粉末熔点只有33℃);四是有特殊的磁性(如20纳米的铁粉,其矫顽力可增加1000倍)。
四、纳米材料有什么性能和应用??
纳米材料是指由尺寸小于100nm(0.1-100nm)的超精细颗粒构成的材料的总称。由于纳米尺寸的物质具有突出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量子限域效应,因而纳米材料具有异于普通材料的光、电、磁、热、力学、机械等性能。
根据物理形态划分,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纳米管、纳米线)、纳米膜、纳米块体和纳米相分离液体等五类。三维尺寸均为纳米量级的纳米粒子或人造原子被称为零维纳米材料,纳米纤维为一维纳米材料,而纳米膜(片、层)可以称为二维纳米材料,而有纳米结构的材料可以称为三维纳米材料。目前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是纳米科技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只有纳米粉末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如碳酸钙、白炭黑、氧化锌等),其它纳米材料基本上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