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d打印控制系统组成?
3D打印机的整体系统是集机械、控制及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它的系统主要是由X-Y-Z运动系统、喷头结构、数控模块、成型环境模块等组成。
X-Y-Z运动是3D打印机进行三维制件的基础条件。X-Y轴组成平面扫描运动框架,由伺服电机驱动控制喷头的扫描运动;Z轴由伺服电机驱动控制工作台做垂直于X-Y平面的运动。扫描机构具备良好的随动性几乎不受荷载,但运动速度较高,具备运动的惯性。Z轴应具备相应的承载能力和运动平稳性。所以,在系统中,X轴机构采用导轨---同步齿形带;Y轴机构采用光杆---同步齿形带;Z轴机构采用扭矩力较大的伺服电机驱动装置杆。
二、FDM 3d打印机组成
FDM 3D打印机组成的重要组件
FDM 3D打印机是一种受欢迎的3D打印技术,它使用熔融的热塑性材料通过挤出头层层构建物体。了解FDM 3D打印机的组成对于理解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FDM 3D打印机的几个重要组件。
1. 挤出头(Extruder)
挤出头是FDM 3D打印机中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负责将热塑性材料输送到打印平台上,并通过细丝层层堆叠构建物体。挤出头由一根加热器和一个挤出机构组成。加热器将热塑性材料加热到其熔点,使其变得可挤出。挤出机构则通过压力将熔化的材料挤出到打印平台上。
2. 打印平台(Build Plate)
打印平台是FDM 3D打印机上的工作平台,它用于支撑正在打印的物体。打印平台通常由金属或玻璃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平整度。它可以在打印过程中进行上下移动,以确保打印物体的每一层都能精确堆叠。打印平台上通常会加热,以防止热塑性材料在打印过程中过早冷却。
3. 控制系统(Control System)
控制系统是FDM 3D打印机的大脑,它负责控制打印过程中的各个参数和动作。控制系统通常由一块单板计算机(如Arduino)和相关的传感器组成。通过控制系统,用户可以设置打印速度,温度,层厚等参数。控制系统还可以监测打印过程中的温度,材料供给等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
4. 电源系统(Power System)
电源系统为FDM 3D打印机提供电力供应。它通常由一个稳压电源和变压器组成。稳压电源用于提供稳定的直流电压,以保证各个组件正常工作。变压器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为适合打印机使用的电压。电源系统是FDM 3D打印机正常运行的基础。
5. 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
控制面板是FDM 3D打印机上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用于设置打印参数和监控打印过程。控制面板通常由液晶显示屏和按键组成。通过控制面板,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操作和设置,如选择打印模式,调整温度和速度等。控制面板上还会显示打印进度和错误信息,以便及时处理。
6. 冷却系统(Cooling System)
冷却系统在FDM 3D打印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用于防止打印过程中的热量积聚,以确保打印物体的质量。冷却系统通常由风扇和散热排组成。风扇吹拂打印平台和挤出头,以加速材料的冷却和固化。散热排则将热量传导到外部环境中,以防止打印机过热。
7. 材料供给系统(Material Feed System)
材料供给系统用于将热塑性材料输送到挤出头。它通常由一个供料器和一个推进装置组成。供料器负责将热塑性材料储存并输送到推进装置中,推进装置则通过运动将材料推送到挤出头。材料供给系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对于获得高质量的打印结果至关重要。
总结
以上是FDM 3D打印机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挤出头、打印平台、控制系统、电源系统、控制面板、冷却系统和材料供给系统共同协作,实现了FDM 3D打印机的高效工作。了解这些组件的功能和特点,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和维护FDM 3D打印机,从而获得更好的打印效果。
三、AT控制系统的组成?
ATC系统包括三个子系统:
1.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简称ATS)
2. (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简称ATP)
3. 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简称ATO)
三个子系统通过信息交换网络构成闭环系统,实现地面控制与车上控制结合、现地控制与中央控制结合,构成一个以安全设备为基础,集行车指挥、运行调整以及列车驾驶自动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四、控制系统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机构和变送器四个环节组成。
控制器:可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
被控对象:一般指被控制的设备或过程为对象,如反应器、精馏设备的控制,或传热过程、燃烧过程的控制等。从定量分析和设计角度,控制对象只是被控设备或过程中影响对象输入、输出参数的部分因素,并不是设备的全部。
五、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组成有哪些?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也随之稳步提升,人们的消防意识也正在逐步加强,这就促进了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发展。当今社会,智能照明系统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并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同时其自身具有的强大优势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构件水平,以及增强建筑的消防应急能力。通过介绍智能照明系统在建筑当中的应用情况,对智能照明系统自身的原理和构成以及在建筑当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剖析,强调了建筑工程中应急照明系统应用的必然性。
【关键字】: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智能照明。
0引言
当前我国居民日常的照明耗电量大约占电力总耗电量的1/5,显然这是非常大的一部分耗电比重。因此提升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水平对于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意义重大,同时也能够有助于应对目前电力供应短缺的情况。我国建设部对照明节能设计的要求是在确保工作中的视觉需求不受影响、照明效果不会降低的前提下,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大程度上降低照明系统的电能消耗,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应用节能设计对用电量进行控制,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本文以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为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如下文。
1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1.1系统功能
第一,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一种集数字化、智能化、模块化的总线控制系统,其能够实现各功能模块的智能控制功能。并在中央控制系统和模块之间采用总线连接的方式实现直接通信,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控制效率和可靠性。第二,控制系统能够综合分析一定区域中的功能需求、不同时段的不同用途以及室内、室外亮度差异实现智能化自动调节照明亮度。并作出合理的场景预设,通过住宅自动控制系统或子控制器对调光器模块和调光器自动调用模块进行控制。第三,照明控制系统有独立的子网系统,具体到房间或覆盖范围更广的联网系统。第四,联网系统有一个标准的串联端口,能够高效地连接到住宅自动化系统的中央控制器或与其他控制系统形成联网。
1.2照明系统的应用方式及其分类
1.2.1照明方式
照明方式主要分为3类:(1)一般照明,可对整个场所进行照明,保证均匀性。(2)局部照明,可对特定区域额进行照明,实现更人性化的应用。(3)混合照明,包括前两种照明方式,既可以进行一般照明,又可以进行局部照明。
1.2.2照明种类
照明种类主要包括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两大类,而应急照明包括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和安全照明3类。其中,备用照明主要是对建筑内发生电源故障时所采用的一种备用状态的照明。疏散照明和安全照明都是针对建筑发生安全隐患时所采用的一种照明方式,做逃生疏散之用,可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1.3控制方式
智能照明*为普遍的控制方式主要包括场景控制、群组合控制、定时控制、光学传感器控制、远程控制、图示化监控、应急处理、日程计划安排等。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主要应用范围包括。
1.3.1场景控制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不同需求进行各种场景的预设定,实现一键自动切换应用场景。这种控制方式通常多应用于会议室、大型体育场馆、图书馆、音乐馆、高档酒店等场所。
1.3.2群组合控制
能够通过设置一个按钮来控制多个跨区域的配电箱中的照明电路,实现照明控制,也就是说可以一键实现对所在场所的照明控制。
1.3.3定时控制
系统通过分析用户预设的时间,进行调换相应的场景设置,从而控制灯光的开关。这种控制方式多用于地下停车场等其他大型区域场所。
1.3.4光学传感器控制
照明系统中安装的光学传感器能够根据其检测到光照强度,自动实现对照明场所中相关灯光的开关。这种控制一般多用于办公楼楼道,公共厕所等公共区域。此外,靠近外窗附近的灯具可以根据自然光的亮度通过光传感器打开或关闭以节省电能。
1.3.5远程控制
通过照明控制系统和互联网系统的互联组网,实现远程监控照明控制。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还能够设置和修改系统中每个照明控制面板的照明参数实现监控和控制照明场景。
1.3.6图示化监控
用户能够利用系统中的电子地图功能,直接地实现对整个照明控制区域的照明控制。整个建筑物的平面图可以输入到系统中,并且该区域的实际运行状态可以用各种颜色表示。
1.3.7应急处理
在系统收到安全系统和消防系统的报警后,指定区域的照明可以自动打开。
1.3.8日程计划安排
这种控制方式能够在日常的不同时段中实时地设置照明场景状态,并记录和打印出现场照明的情况,便于管理。
2应用案例
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的某家五星级酒店为例,分析酒店照明控制系统中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具体应用。该酒店的建筑面积较大,功能空间较为复杂,因此对照明控制的要求也很严格。综合分析,对酒店主体建筑结构和设备施工以及后期的检修维护等照明系统的射击需同步进行,所以,照明系统在早期的设计过程中完成施工,且需要施工具有充分的可调整性。本项目依照国际总线标准采用一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在酒店的大堂,会议室,高级套房以及每层公共走廊照明部分实施智能照明控制,以高效的节约电能的消耗,同时也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实现灵活、便捷的控制方式,便于修改、操作和维护。
2.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重点包含有三个硬件组成部分。第一,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包含有监控中心有线双向通信PC上位机、无线双向传输移动终端和计算机控制终端。第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也涵盖中央控制系统的智能协调器和无线网络智能网关模块,以保障控制系统中的通信和数据处理。第三,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囊括了智能控制采集中心,经过收集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处理中心,从而实现高效的完成控制中心发出的指令。
2.2 系统硬件设计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集中在对协调器,无线网络和LED显示屏幕等构件的整合优化。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主要以网络作为控制媒介,而且采用上位机和移动终端实现控制系统对照明情况的分析和控制。在选择采用的电路板和芯片时,需要综合分析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整体能耗和成本因素。LED显示屏幕和协调器硬件结构分别是硬件组成和通信传输的组成。
2.3 无线网络传感器
无线网络传感器是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实现智能控制应用效果和节能效果的关键部件。它主要由两部分硬件组成,包括控制采集中心和路由器。控制采集中心主要为智能网络和协调器的组合。由led端子控制的开关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和调光控制执行前一节点的控制命令。并且,通过LED光源的照明和工作状态可以实现实时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后进入微处理器。另一方面,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的路由器实现了系统协调器与LED终端之间的连接,通过路由器可以有效地建立中继站,从而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3安科瑞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3.1概述
ALIBUS智能照明产品采用RS485总线技术,技术成熟可靠,安全稳定。开关驱动器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适用于一些中小型的项目;模块化设计,可以任意拼接扩展,同时预留I/O口以及Modbus接口,还可以满足与AcrelEMS企业微电网管理云平台进行数据交换。
3.2应用场所
适合于各类智能小区、医院、学校、酒店,以及体育场所、机场、隧道、车站等大型公建项目的照明控制需求。
3.3系统结构
3.4系统功能
1)实时检测并显示各个模块的在线状态,反馈现场受控回路的开关状态,监控界面按照楼层各分区的布局和回路列表来浏览。
2)当发生模块离线、网关设备掉线或者状态反馈和下发控制命令不一致时会发生故障报警,并将故障报警信息记录并显示在界面中。
3)可以对单个照明回路实现开关控制;每个模块、楼层都有相应的模块控制开关和楼层控制开关,也可以一个模块或者整个楼层实现开关控制。
4)开关驱动器支持过零触发功能,负载(灯具)的分合操作仅在交流电过零时进行;可有效减少电磁干扰以及对电网的冲击,延长灯具与控制装置的寿命。
5)对每个照明回路可以预设掉电状态,当照明电源掉电时,开关驱动器会自动切换到预设的掉电状态;确保重新上电时灯具的开关状态是确定与可控的。
6)拖动调光控件,照明设备从0%到100%进行调光,可以对单个照明回路实现调光控制,调光总控可以对一个模块的照明回路实现调光控制,也可以对多个照明回路实现调光控制,通过图标的亮灭状态反馈现场开关的状态。
7)点击场景控件,打开或者关闭对应场景设置,软件界面上显示不同的场景模式和场景功能,通过图标的亮灭显示对应的场景状态是打开还是关闭。
8)设置定时时间,确认时间点后,对该事件点执行的动作进行设置,设置灯在设定的时间点亮或者灭。
9)系统可以通过预设的当地经纬度信息,自动计算每天的日升日落时间;根据天文时钟控制照明开关,实现日落开灯、日出关灯的功能。
10)所有定时控制计划均可下发保存至驱动模块;当上位机系统故障或模块离线时,驱动模块可以利用自带的RTC时钟维持定时控制计划的正常执行,不影响日常的照明控制效果。
11)系统结构是分布式总线结构;系统内各元件不依赖于其他元件而能够独立工作;系统内各元件可以通过程序的设定实现功能的多样性。
12)预留BA或第三方集成平台接口,采用modbus、opc等方式。
3.5设备选型
名称 | 型号 | 功能 | 备注 | ||
安科瑞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 ALIBUS | 可通过控制面板、人体感应、照度感应、微波感应、上位机系统、触摸屏、手机、平板端等多种控制终端实现灵活多样的智能化控制 | |||
名称 | 型号 | 上行 | 下行 | 外形尺寸 | 备注 |
智能通信管理机 | Anet-1E1S1 | 1路以太网 | 1路RS485 | 140*90*50 | |
智能通信管理机 | Anet-1E2S1 | 1路以太网 | 1路RS485 | 140*90*50 | |
智能通信管理机 | Anet-2E4S1 | 2路以太网 | 4路RS485 | 168*113*54 | |
智能通信管理机 | Anet-2E8S1 | 2路以太网 | 8路RS485 | 168*113*54 |
名称 | 型号 | 负载电流 | 安装方式 | 外形尺寸 | 备注 |
4路开关驱动器 | ASL220Z-S4/16 | 16A | 导轨式 | 144*90*70 | 1.控制火线2.每回路额定电流16A3.磁保持继电器4.延时控制5.电流检测6.定时控制 |
8路开关驱动器 | AS220Z-S8/16 | 16A | 导轨式 | 216*90*70 | 1.控制火线2.每回路额定电流16A3.磁保持继电器4.延时控制5.电流检测6.定时控制 |
12路开关驱动器 | ASL220Z-S12/16 | 16A | 导轨式 | 288*90*70 | 1.控制火线2.每回路额定电流16A3.磁保持继电器4.延时控制5.电流检测6.定时控制 |
16路开关驱动器 | ASL220Z-S16/16 | 16A | 导轨式 | 360*90*70 | 1.控制火线2.每回路额定电流16A3.磁保持继电器4.延时控制5.电流检测6.定时控制 |
8路调光驱动器 | ASL220Z-SD8/16 | 16A | 导轨式 | 360*90*70 | 1.控制火线2.每回路额定电流16A3.磁保持继电器4.延时控制5.0-10V调光 |
名称 | 型号 | 性能 | 安装方式 | 外形尺寸 | 备注 |
红外感应传感器 | ASL220-PM/T | 3-5m120° | 嵌入式吸顶 | φ80 | 开孔55mm |
微波感应传感器 | ASL220-RM/T | 5-7m120° | 嵌入式吸顶 | φ80 | 开孔55mm |
微动感应传感器 | ASL220-PR/T | 5-7m120° | 嵌入式吸顶 | φ80 | 开孔55mm |
IP网关 | ASL200-485-IP | ALIBUSnet/IP | 导轨式 | 14*28*39 | 系统组网元件监控软件接口设备 |
1联2键智能面板 | ASL220-F1/2 | 2组控制指令 | 86盒 | 86*24*86 | 开关调光场景 |
2联4键智能面板 | ASL220-F2/4 | 4组控制指令 | 86盒 | 86*24*86 | |
3联6键智能面板 | ASL220-F3/6 | 6组控制指令 | 86盒 | 86*24*86 | |
4联8键智能面板 | ASL220-F4/8 | 8组控制指令 | 86盒 | 86*24*86 |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应用照明节能设计理念对于构建生态文明和绿色节能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更需要重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照明节能理念的融合与发展。通过设计节能、高效的照明控制系统和设备实现照明效果,从而照明行业的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杨风毅,卢启芳,李明浩,等.探究智能照明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2):38-42.
[2].张连福,李一龙,陈一清,等.探究我国智能照明系统在高校建设中的设计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3,(24):20-21.
[3].李大生,唐晓川,李大胜,等.试析智能照明系统在建筑物中的控制方式与节能应用[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2,(22):15-18.
[4].李蓝蔚,李康林,朱志茂,等.探究我国绿色光源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3,(6):39-43.
[5].王东华,谢翔宇,梁韵琪,等.探究发光二极管节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J].光源与照明,2015,(45):45-46.
[6].孙子懿,电气照明节能设计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7].安科瑞企业微电网设计与应用手册.2022.05
六、管理控制系统的组成?
管理控制系统是指为实现管理控制而设计的互相关联和彼此互相沟通的组织和机制。管理控制系统在运行时按它的途径不同,分为正式管理控制系统和非正式管理控制系统。
正式管理控制系统是指在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政策、程序并通过正式的组织来贯彻这些政策和程序。在正式管理控制系统中,领导者能够利用正式组织的结构,使组织成员遵循执行这些政策和程序。这些组织结构、政策和程序的正式文件帮助成员来实施他们的职责。
七、汽车控制系统的组成
汽车控制系统是现代汽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监测和控制车辆的各个方面,包括发动机、制动系统、悬挂系统、安全系统等等。一个高效稳定的控制系统可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也能够减少能耗和排放。
汽车控制系统的组成
汽车控制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以下是汽车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
发动机管理系统(Engine Management System)
发动机管理系统是汽车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负责监测和控制内燃机的性能和排放。发动机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部分:
- 进气系统(Intake System):控制空气进入发动机的数量和质量。
- 燃油系统(Fuel System):负责控制燃油的供给和喷射过程。
- 点火系统(Ignition System):控制火花塞的点火时机,确保燃烧的准确性。
- 排放控制系统(Emission Control System):通过控制废气进行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车辆稳定控制系统(Vehicle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
车辆稳定控制系统是为了提高汽车在各种驾驶条件下的稳定性而设计的。它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
- 制动系统(Braking System):负责控制车辆的制动力,以减速或停止车辆。
- 悬挂系统(Suspension System):通过控制车辆的悬挂系统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 转向系统(Steering System):控制车辆的转向,使驾驶员能够更好地操控车辆。
- 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用于控制车辆的牵引力,提供更好的驱动性能。
安全控制系统(Safety Control System)
安全控制系统是为了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而设计的。它包括以下几个重要部分:
- 防抱死刹车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防止车轮在紧急制动时锁死,提高刹车的稳定性和效果。
- 制动力分配系统(Brake Assist System,BAS):在紧急制动时提供更大的刹车力度,减少制动距离。
- 安全气囊系统(Airbag System):在碰撞时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保护,减轻伤害。
-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ESC):根据车辆动态数据,通过控制车辆的制动力和扭矩分配来提高车辆的操控稳定性。
以上只是汽车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组成,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辅助系统和控制单元,以及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件。所有这些组成部分共同协作,确保汽车的正常工作,提供更安全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控制系统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新的技术和新的功能不断被引入,使汽车的控制更加智能化和精确化。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先进的控制系统使汽车更加安全可靠,同时也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希望以上关于汽车控制系统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并增加您对汽车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八、汽车控制系统组成
汽车控制系统组成是现代汽车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控制系统的功能是监测和调节车辆的各种操作和性能,以提供更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下面将介绍汽车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各个部分的功能。
1. 发动机控制系统
发动机控制系统是汽车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负责监测和调节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以确保其正常运行。该系统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 传感器:传感器用于监测发动机的各种参数,如转速、温度和氧气含量等。这些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以便进行相应的调节。
-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大脑,它根据传感器提供的数据来调节发动机的工作状态。通过控制燃油喷射、点火时机和进气量等参数,以实现发动机的高效运行。
- 执行器:执行器是负责执行控制单元指令的设备,如喷油器、点火器和节气门。它们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来调节相应的部件,从而控制发动机的工作。
2. 制动控制系统
制动控制系统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关键部分,它负责控制车辆的制动力并确保其稳定停车。制动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制动踏板:制动踏板是由驾驶员操作的设备,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会触发制动系统启动。
- 制动主缸:制动主缸是负责将驾驶员踏下的制动力传递给制动器的装置。它通过液压原理将驾驶员的制动力转化为液压压力,从而使制动器生效。
- 制动器:制动器是负责制动车辆的装置,它通过摩擦来减低车轮的转速,从而实现车辆的减速和停车。
-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BS是一种提高制动效能和稳定性的系统。它通过快速调节制动器的压力,防止车轮因制动锁死而失去操控性。
3. 转向控制系统
转向控制系统负责控制车辆的转向行为,确保驾驶员能够准确操纵车辆。转向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 转向柱:转向柱是通过驾驶员的操作来改变车辆方向的装置。驾驶员通过转动转向柱来控制车辆的转向。
- 转向齿条:转向齿条是将转向柱的转动转化为车轮方向改变的装置。它将转向柱的转动通过齿轮机构传递给车轮,从而实现车辆的转向。
- 转向助力器:转向助力器是一种辅助转向装置,它通过提供额外的转向力,使驾驶员更轻松地完成车辆的转向操作。
4. 悬挂控制系统
悬挂控制系统负责控制车辆的悬挂行为,以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和稳定的悬挂动力学。悬挂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 避震器:避震器是负责减震和控制车轮运动的装置。它通过消化路面的颠簸和冲击力来提高乘坐舒适性。
- 弹簧:弹簧是负责支撑车身重量和吸收冲击力的装置。它通过弹性变形来缓冲车身的振动。
- 稳定杆:稳定杆是一种连接车辆悬挂系统的设备,它通过调节车身的姿态来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
5. 轮胎控制系统
轮胎控制系统负责控制车辆轮胎的工作状态,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和操控性能。轮胎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 胎压监测系统:胎压监测系统用于监测车辆轮胎的胎压,并在胎压异常时提供警告。它能够帮助驾驶员及时发现并解决轮胎胎压不足的问题。
- 牵引力控制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用于调节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以提供更好的牵引力。它能够帮助车辆在低摩擦路面上更好地行驶。
总结来说,汽车控制系统的组成非常复杂,不同部分之间相互配合以实现车辆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这些控制系统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使得现代汽车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九、安全控制系统的组成?
飞行安全控制系统由地面安全分系统和火箭安全分系统组成。地面安全分系统对火箭飞行状态进行监视、判断,在作出炸毁火箭的决策时发送炸毁指令。火箭安全分系统接收、判别炸毁指令并点燃爆炸器。
飞行安全控制系统有极高的可靠性、实时性,所采用的安全信息有很高的精度。地面实施安全控制有计算机方式、人-机结合方式和人工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由计算机自动地将火箭每一瞬时的弹道参数或偏差值与预先存贮的理论数据或炸毁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和决策,选择恰当时机自动发出炸毁指令。第二种方式是经计算机判断、作出炸毁建议,由安全指挥员决策,下达炸毁命令,再由计算机选择时机自动发出炸毁指令。第三种方式是根据计算机提供的实时飞行状态参数,由安全指挥员判断、决策和选择时机发出炸毁指令。第二种方式采用较多。
十、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
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组成。电子控制系统有:
1、发动机和动力传动集中控制系统;
2、底盘综合控制和安全系统;
3、智能车身电子系统;
4、通讯与信息和娱乐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一系列指令程序储存在ecu程序存储器中,这些指令程序在设计、制造时已经设定好,电子控制单元输入信号来自控制系统的各个传感器。电子控制系统是采用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作为控制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